觅官千里赴神京,钟老相传盖更倾
诗句 | 读音 |
---|---|
钟老相传盖更倾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zhōnglǎoxiāng chuángài|gě|hégēng|gèngqīng |
觅官千里赴神京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mìguānqiān lǐ4shén jīng |
觅官千里赴神京,钟老相传盖更倾释义
【老】〔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
【相传】递相传授。《墨子·号令》:“官府城下吏、卒、民皆前后、左右相传保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宋苏轼《安乐山木叶如道士箓符》诗:“天师化去知何处,玉印相传世共珍。”杨朔《印度情思》:“这是个历代相传的节日。”2.长期以来互相传说。唐杜甫《石笋行》:“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蘚蚀尽波涛痕。”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列子庙在郑州圃田,其地有小城,貌甚古,相传有唐李德裕王起题名。”清吴骞《扶风传信录》:“其餘相传逸事尚多。”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觅】《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銘入聲。《廣韻》求也。《魏志·管輅傳》覓索餘光。《晉書·武帝紀》是猶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覓路。又《唐書·南蠻傳》南詔以貝十六枚爲一覓。又《宋史·眞宗紀》祥符三年,以西凉府覓諾族瘴疫,賜藥。 《正字通》从爪从見。俗作覔。非。《字彙補》一作。《集韻》本作覛,亦書作,或作眽,非。
【官】〔古文〕《唐韻》古丸切《集韻》《韻會》《正韻》沽歡切,音觀。《說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論語·撰考》黃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禮·天官疏》上古以雲鳥紀官,六官之號見於唐虞,堯育重黎之後,羲氏和氏之子,使掌舊職天地之官。其時官名,蓋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時之官,春爲秩宗,夏爲司馬,秋爲士,冬爲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與司徒,是六官之名見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數,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備,故曰設官分職,以爲民極。又《增韻》職也,使也,公也
【千里】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后汉书·公孙瓒传》:“今吾诸营楼樐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下之变。”唐孟郊《喜雨》诗:“朝见一片云,暮成千里雨。”
【赴】《廣韻》《集韻》《韻會》芳遇切,音仆。《爾雅·釋詁》赴,至也。《疏》趨而至也。《說文》趨也。《註》徐鉉曰:《春秋傳》赴告用此字,今俗作訃,非是。《左傳·隱三年》赴以庚戌。又《韻補》叶直祜切。《傅咸·燕賦》逮來春而復旋,意眷眷而懷舊。一委身乃無二,豈攺適而更赴。
【神京】都。唐张大安《奉和别越王》:“丽日开芳甸,佳气积神京。”五代和凝《小重山》词:“春入神京万木芳。禁林鶯语滑,蝶飞狂。”《宣和遗事》后集:“宗泽遣判官奉表请高宗还京,且曰:‘神京者,太祖、太宗一统之本根,愿以二百年基业为念!’”曹亚伯《武昌起义真史》:“秉尔白茅,报尔先德,重新九鼎,再奠神京。”2.犹仙都。《云笈七籤》卷四二:“招真下流,灌我玉霜。羽裙纷纷,衣我仙裳。越过水火,飞登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