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诗人

“明朝诗人有哪些,明朝有哪些诗人?明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明朝诗人!”

柳如是简介

柳如是,女诗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

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其墓在江苏常熟虞山花园浜。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祖籍开封家于山阴,避地吴中,「吴中四杰」之一,比拟「初唐四杰」。

做过张士诚幕僚。

朱元璋下诏征他修《元史》。

擢为户部侍郞,辞而不受。

1373年,苏州知府在张士诚宫址建府治,高启写《上梁文》,词犯朱元璋大忌,被腰斩,卒年仅三十九岁。

凌濛初简介

凌濛初(1580~1644)中国明末小说家。

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别署即空观主人。

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自幼聪明好学,12岁入学,18岁补廪膳生。

但自后累困场屋,抑郁不得志。

崇祯七年(1634),因拔副贡授上海县丞,63岁升徐州通判。

次年苏北山东一带爆发农民起义,凌闬初进见淮徐兵备何腾蛟进"剿寇十策",后又趁农民军新败,单骑入农民军劝说接受招安。

十七年,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抗,忧愤呕血而死 。

凌闬初著作极为宏富,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

小说方面的贡献是编写了拟话本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 二刻拍案惊奇 》)。

他还创作过杂剧9种,有《虬髯翁》、《颠倒姻缘》、《北红拂》等。

林鸿简介

林鸿信息不详。

林鸿诗词作品:

【投赠张红桥】


桂殿焚香酒半醒,
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
羞见牵牛织女星。

陈子龙简介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

崇祯进士,曾任绍兴推官和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自杀。

他是明末的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

诗风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

擅长七律,绝句写得也出色。

高珩简介

高珩(一六一二年至一六九七年),始祖高全十世孙,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年八十六岁。

明崇祯十六年(公元一六四三年)进士。

选翰林院庶吉士。

顺治朝授秘书院检讨,升国子监祭酒,后晋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

珩工诗,体近元、白,生平所著,不下万篇。

著有《劝善》诸书及《栖云阁集》。

有《栖霎阁诗》十六卷,为赵执信所编;拾遗三卷,为宋弼所辑,《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蒲松龄是高珩侄女的舅父,所以高称蒲为亲家。

蒲松龄醉心科举,但屡试不第(七十一岁方为贡生),仕途失意,穷困潦倒。

高珩将他推荐给毕际友家(淄川西铺村,其父毕自严曾任明朝户部尚书)私塾任教授徒。

其间,高蒲二人诗书往来频繁。

而《聊斋志异》的成书也是在毕家学馆内完成的。

高珩对蒲松龄最直接的帮助是为《聊斋志异》写序。

康熙十八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的时候,高珩给书写了一个序。

序中说,当时的社会“江河日下,人鬼颇同”,认同蒲松龄运用鬼魂的形式来写社会。

张灵简介

张灵,生卒年不详。

生于成化,约卒于正德初,年四十左右。

字梦晋,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家贫,与唐寅为邻,两人志趣相投,茂才相埒。

又同为府学生员,故交谊最深。

画作受唐寅影响极大。

工诗文,祝允明弟子。

少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并称“吴中四子”,性落拓嗜酒,好交游,醉即使酒作狂。

所画人物冠服玄古,形色清真,无卑庸之气。

间作山水,笔生墨劲,斩然绝尘。

并善竹石、花鸟,清新可喜,书法亦佳。

弘治十三年(1500)尝为唐寅作《荷池消夏图》图录于《艺林月刊》八十四期。

传世作品有《招仙图》卷、弘治十四年(1501)作《秋林高士图》轴(有文徵明楷书题跋)现藏故宫博物院;《渔乐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弘治十七年(1504)作《织女图》轴藏上海博物馆。

其生平按《吴越所见书画录》载:“梦晋与唐六如、祝希哲同时友善,画更高于六如,死亦更早。

”言张灵死在唐寅(1470—1523)之前。

徐祯卿《新倩籍》中有记张灵诗文(略),极尽悲悼哀悯之情。

按徐祯卿卒于1511年,时唐寅四十二岁,而张灵必卒于徐之前,由此推知张灵生于成化,约卒于正德初,年四十左右。

何景明简介

何景明(1483~1521)中国明代文学家。

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

信阳(今属河南)人。

幼聪慧,20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

因上书指控奸宦刘瑾而被免官。

复职后任吏部员外郎、陕西提学副使等职。

何景明为前七子的重要人物。

他性耿介,鄙荣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

《玄明宫行》等诗便讽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宦官专权的现实。

有的诗篇还描绘了他行经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

他主张复古,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但未注重继承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只是单纯从形式上师古,因此作品的成就并不太高,大多数诗文思想平庸,艺术上也缺乏特色。

著有《大复集》38卷。

沈周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

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梁玉姬简介

偶作

梁玉姬

忆郎瞥见在春郊,
欢极轻将翠袖招。


近觑庞儿原不是,
羞生双颊晕难消。

平时在外,见人远远叫一声,走进才知看错人了,会感觉难为情,何况是一个未出嫁的少女?女诗人梁玉姬的这首诗,讲得就是这个故事。

少女的脑子,老是回忆情郎的影子,在满园春色的郊外,少女远远看见情郎在前头,顿时心花怒放,性急之下,忙举起翠袖打招呼,谁知走前往他的脸庞一看,原来不是情郎,少女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双颊的红晕久久难消。

这首诗,还原真实的生活,极像现代社会中的一段录像,富有生活情趣。

这种尴尬,在日常生活中也时时存在,作者正是抓住这一有趣的一幕,播放出来,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沈仕简介

沈仕写散曲艳治绵丽,似诗中的「香奁体」词中「花间体」,他在流派中以「青门体」轰动当时。

作品有「唾窗绒」散曲集。

王磐简介

王磐,(约1470-1530),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

其散曲很幽默,以清新俊逸见长。

除抒写闲适生活外,也有讽喻现实的篇章。

《朝天子 咏喇叭》是他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