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服空遗像,斑衣负北堂
诗句 | 读音 |
---|---|
命服空遗像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三十六養 拼音: mìng fúkōng|kòng|kǒngyíxiàng |
斑衣负北堂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bān yīfùběi táng |
命服空遗像,斑衣负北堂释义
【命服】原指周代天子赐予元士至上公九种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唐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思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董都尉也是出于一时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脱下的衣服冠带也留给左贤王,但却没有想到这是以朝廷的命服轻易赠予外人。”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像】《唐韻》徐兩切《集韻》《韻會》《正韻》似兩切,音象。形象也,肖似也。又摹倣也。《易·繫辭》象也者,像此者也。《荀子·議兵篇》像上之意。通作象。
【斑衣】贲骑士着的虎纹单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被豳文,跨野马”裴駰集解引晋郭璞曰:“著斑衣”。司马贞索隐引文颖曰:“著斑文之衣。《舆服志》云‘虎賁骑被虎文单衣’,单衣即此斑文也。”2.彩衣。亦指服彩衣。《南史·张裕传》:“﹝张嵊﹞少敦孝行,年三十餘,犹斑衣受稷(张稷)杖。”宋张元干《满庭芳》词:“满泛椒觴献寿,斑衣侍,云母分屏。”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锦衣舞处更筹晚,更舞斑衣欢笑好,靖忠猷,佐圣朝。”清顾炎武《与李湘北书》:“俾得归供菽水,入侍刀圭。则此一日之斑衣,即终身之结草矣。”参见“斑衣戏彩”。
【负】《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又《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又《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又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又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又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又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
【北堂】1.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郑玄注:“北堂,房中半以北。”贾公彦疏:“房与室相连为之,房无北壁,故得北堂之名。”后因以“北堂”指主妇居处。唐韩愈《示儿》诗:“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清方苞《工部尚书熊公继室李淑人墓志铭》:“而淑人留京师,余尝拜于北堂。既弥留,入视於寝,迫公事,未得与殯敛。”2.指母亲的居室。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背,北堂也。”宋王禹偁《寄金乡张赞善》诗:“年少辞荣自古稀,朝衣不着着斑衣。北堂侍膳侵星起,南亩催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