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诗句 | 读音 |
---|---|
由是灵武起义兵 | 平仄:平 仄 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yóushìlíng wǔqǐyì bīng |
明皇父子将西狩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ínghuáng fùzǐ jiāngxī shòu |
明皇父子将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释义
【由】《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灵武】武。《后汉书·王常传》:“幸赖灵武,輒成断金。”《北齐书·文宣帝纪》:“奋扬灵武,剋剪多难。”明常伦《过韩信岭》诗:“汉代推灵武,将军第一人。”2.地名。汉时县名。故城在宁夏新城西北。参见“灵武之役”。3.地名。唐置县。故城在今宁夏灵武西北。
【义兵】1.犹义师。《穀梁传·宣公四年》:“﹝鲁﹞伐莒,义兵也。”晋潘岳《西征赋》:“工徒斲而未息,义兵纷以交驰。”《旧唐书·高祖纪》:“羣贼蜂起,江都阻絶,太宗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举义兵。”2.古时统治阶级为保卫其利益而临时组织的武装。晋陆机《辨亡论上》:“昔汉氏失御,姦臣窃命……王室遂卑。於是羣雄蜂骇,义兵四合。”《新五代史·杂传九·刘景岩》:“晋高祖起兵太原,唐废帝调民七户出一卒为义兵。”3.以恢复被推翻的王朝为宗旨而组织起来的军队。《后汉书·樊宏传》:“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清顾
【明】〔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又《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又《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又《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又《詩·小雅》祀事孔明。《
【皇父】1.人名。周幽王时的卿士、宠臣。《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后因借指宠幸之臣。《汉书·谷永传》:“后宫亲属,饶之以财;勿与政事,以远皇父之类。”2.复姓。即皇甫氏。唐白居易《安定皇甫公墓志铭》序:“戴公之子曰皇父,因字命族为皇父氏。至秦徙茂陵,改父为甫。”参见“皇甫”。
【子将】唐武官名。隶属于大将之下,掌布列行阵、金鼓及部署卒伍的副将、偏将。唐陈子昂《谢衣表》:“卒士被伤,子将多死。”《新唐书·玄宗纪》:“﹝开元四年六月﹞癸酉,大武军子将郝灵佺杀突厥默啜。”《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子将,小将也。唐令制,每军大将一人,别奏八人……子将八人,资其分行阵,辩金鼓及部署。”
【西狩】相传鲁哀公十四年在大野狩猎获麒麟。孔子作《春秋》,至此而绝笔。《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杜预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史记·儒林列传》:“仲尼干七十餘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晋刘琨《重赠卢谌》诗:“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