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
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释义
【河汉】1.黄河与汉水的并称。《庄子·齐物论》:“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南朝梁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濯以河汉之流,曝以秋阳之景。”2.指银河。《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几许。”南朝梁沉约《夜夜曲》之一:“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復直。”《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只见星沉河汉,日出扶桑。”清陈梦雷《明月何皎皎》诗:“河汉已西逝,北斗忽低昂。”3.比喻博大精深的事物。汉王充《论衡·案书》:“汉作书者多,司马子长、扬子云,河汉也,其餘涇渭也。”南朝梁刘孝标《
【水】《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稅上聲。《說文》準也。北方之行,象衆水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
【交流】1.谓江河之水汇合而流。汉班昭《东征赋》:“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唐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仇兆鳌注:“《三齐记》:歷水出歷祠下,众源竞发,与濼水同入鹊山湖。所谓交流也。”2.指水渠纵横交错而流。《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若乃虯龙灌注,沟洫交流。”李善注:“言为虯龙之形,吐水灌注,以成沟洫,交横而流。”3.犹齐流。宋梅尧臣《秋雨篇》诗:“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鳩。”《红楼梦》第一○五回:“贾母没有听完,便吓得涕泪交流,连话也説不出来。”4.犹言来往。宋陆
【明月】1.光明的月亮。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刘大白《丁宁·黄昏》:“这秘密的黄昏,一霎时吞了斜阳,又一霎时吞了明月。”2.指明珠。《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珮宝璐。”王逸注:“言己背被明月之珠。”唐李商隐《利州江潭作》诗:“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冯浩笺注:“明月,珠也。”清刘大櫆《祭左和中文》:“捐明月於污瀆兮,余又何憾乎今之世。”3.喻泪珠。唐孟郊《连州吟》之三:“开缄白云断,明月堕衣襟。”4.下一个
【浸】〔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漬也。《詩·曹風》浸彼苞稂。又潤也。《詩·小雅》浸彼稻田。又漸也。《易·臨卦》剛浸而長。又沒也。《史記·趙世家》城不浸者三版。又涵也,沈也,澤之總名也。《莊子·逍遙遊》大浸稽天。《周禮·夏官·職方氏》揚州其浸五湖。又通作湛。《禮·內則》湛諸美酒。又《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浸淫,漸漬也。《王褒·洞簫賦》浸淫叔子遠其類。 或作濅寖。
【瑶碧】。《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郭璞注:“碧亦玉属。”《淮南子·泰族训》:“瑶碧玉珠,翡翠玳瑁,文彩明朗,润泽若濡。”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冰壶动瑶碧,野水失蛟螭。”2.比喻清澈的江水。明杨基《雪中登黄鹤楼》诗:“江山得此清无敌,顷刻银蟾荡瑶碧。”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六十里,曰瑶碧之山,其木多梓枏,其阴多青雘,其阳多白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