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

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

诗句读音
岷山浚源委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mín shānjùn yuánwěi|wēi
东下极奔放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dōng xiàjíbēn fàng

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释义

【岷山】山名。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分水岭,岷江、嘉陵江支流白龙江发源地。《书·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毛泽东《长征》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浚源】的本源。唐张说《享太庙乐章·光大舞》:“肃肃艺祖,滔滔濬源。有雄玉剑,作镇金门。”唐权德舆《祭李处士文》:“居易处厚,中明外宽。发於濬源,激为清澜。”典

【委】《廣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骫。任也,屬也。《莊子·知北遊》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左傳·昭元年》徐吾犯之妹美,公孫黑强委禽焉。又頓也。《唐書·杜遜能傳》書詔雲委。《蘇頲傳》詔書塡委。又棄置也。《孟子》委而去之。又本曰原,末曰委。《禮·學記》或原也,或委也。又端委,禮衣。《左傳·昭元年》劉子謂趙孟曰:吾與子弁冕端委。又宛委,山名,在會稽東南。《汲冢周書》禹登宛委山,發金之書,得通水之理。又姓。《風俗通》太原太守委進。又《集韻》於僞切,

【东下】1.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於汉王。汉王借兵而东下,杀成安君泜水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清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海虞一故人。”2.谓向东攻克。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準公……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极】《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又《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極)《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又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又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又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

【奔放】疾驰。《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飞兔、騕褭,絶足奔放,良乐之所急。”飞兔、騕褭,古骏马名。良,王良;乐,伯乐:古善御者。2.谓肆纵,不可羁束。《尸子》卷下:“民者,譬之马也,尧舜御之则天下端正,桀紂御之则天下奔放。”3.形容气势雄伟横逸,感情等不受拘束。晋陆机《文赋》:“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末势犹壮。”4.现多谓尽情流露;不受拘束。柔石《二月》六:“她是一个感情奔放的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