珉玉玢幽,裹蹄精良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

诗句读音
裹蹄精良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guǒtíjīng liáng
珉玉玢幽平仄: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二十幽
拼音: yùbīn|fēnyōu

珉玉玢幽,裹蹄精良释义

【裹】《唐韻》《韻會》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詩·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又《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又《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又《說文》纏也。又《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又《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蹄】〔古文〕蹏《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釋名》蹄,底也。《羣經音辨》獸足也。《易·說卦》爲薄蹄。《儀禮·士喪禮》其實特豚,四鬄去蹄。《穀梁傳·昭八年》馬侯蹄。又《集韻》大計切,音弟。踶或作蹄,躗也。《羣經音辨》足相躗曰蹄。

【精良】吕氏春秋·简选》:“简选精良,兵械銛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试其方,皆多验,精良。”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体别》:“精良畏慎,善在恭谨,失在多疑。”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到这时候,似不妨杂以精良之石印或珂罗版也。”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玢】《廣韻》府巾切《集韻》悲巾切,音彬。《廣韻》文采狀也。《集韻》玉文理貌。《前漢·司馬相如傳》玢豳文磷。《註》玢豳,文理貌。又《集韻》方文切,音分。《玉篇》玉名。《集韻》玉文也。又《集韻》逋閑切,音斒。又逋還切,音班。又敷文切,音。義同。 《類篇》亦作璸。

【幽】《唐韻》《集韻》於虯切《韻會》幺虯切《正韻》於尤切,音呦。《說文》幽隱也。《易·履卦》幽人貞吉。《疏》幽隱之人,守道貞吉。《禮·儒行》幽居而不淫。《疏》君子雖復隱處,常自修整不傾邪也。《後漢·章帝章和元年詔》光照六幽。《註》謂六合幽隱之處也。又《爾雅·釋詁》幽,微也。《疏》幽者,深微也。《史記·樂書》極幽而不隱。又《玉篇》幽,深遠也。《易·繫辭》无有遠近幽深。《疏》言易之告人,无問遠之與近,及幽邃深遠之處,皆告之也。《詩·小雅》幽幽南山。《註》幽幽,深遠也。又《玉篇》幽,不明。《正韻》幽,闇也。《書·舜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