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
诗句 | 读音 |
---|---|
莫把朱栏强围绕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mò|mùbǎ|bàzhū lánqiáng|qiǎng|jiàngwéi rào |
山家事事要清幽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shān jiāshì shìyào|yāoqīng yōu |
莫把朱栏强围绕,山家事事要清幽释义
【莫】〔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又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又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又《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又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又《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
【把】《唐韻》博下切《集韻》《正韻》補下切《韻會》補瓦切,巴上聲。《說文》握也。《孟子》拱把之桐梓。《楚語》烝嘗不過把握。又《廣韻》持也。《增韻》執也。《戰國策》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胷。《史記·殷本紀》湯自把鉞,以伐昆吾。《前漢·王溫舒傳》擇郡中豪敢往吏爲爪牙,皆把其陰重罪,而縱使督盜賊。又《釋名》把,播也。所以播除物也。又《唐韻》《集韻》《韻會》蒲巴切,音杷。與爬通。《前漢·貢禹傳》農夫捽草把土。《註》把,手掊之也。又《郊祀志》掊視得鼎。《註》掊,手把土也。又批把,樂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後曰把。詳批字註。又姓
【朱栏】朱红色的围栏。唐李嘉祐《同皇甫冉登重元阁》诗:“高阁朱栏不厌游,蒹葭白水遶长洲。”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摄身凌苍霞,同凭朱栏语。”清陈梦雷《西洋贡狮子赋》:“观其俛受金絙,俯入朱栏,既听乐而率舞,亦仰德而来观。”
【围绕】;环绕。《东观汉记·周嘉传》:“嘉从太守何敞讨贼,敞为流矢所中,贼围绕数十重。”明袁宏道《天目道中和陶石篑韵》:“四顾尽儿孙,纍纍争围绕。”鲁迅《<花边文学>序言》:“因为这类短评,在报上登出来的时候往往围绕一圈花边以示重要。”2.谓以某一问题或事情作中心。毛泽东《解决“五多”问题》:“农村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为它服务的。”
【山家】1.山野人家。《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太极殿前作虎视。”唐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明高启《一剪梅·闲居》词:“竹门茅屋槿篱笆,道似田家,又似山家。”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三:“芳枳疎藤插架斜,居然风物似山家。”2.隐士。宋梅尧臣《九华隐士居陈生寄松管笔》诗:“一获山家赠,令吾媿汝曹。”清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一:“又古人名刺,相见后亦还之。魏野留富郑公名刺,作山家之宝,亦以郑公故,非通例也。”魏野,见《宋史·隐逸传上》。3.泛指僧道者流。明郎瑛
【事事】每事。《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孔传:“事事,非一事。”唐元稹《赠崔元儒》诗:“些些风景闲犹在,事事颠狂老渐无。”《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妻子想做夫人,想不到手,便事事不遂心,吵闹起来。”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前怕狼、后怕虎,事事有顾虑。”2.犹件件,样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曹植传》:“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復
【要】〔古文〕《唐韻》於霄切《集韻》《韻會》伊消切,音邀。《博雅》約也。《論語》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註》久要,舊約也。《左傳·哀十四年》使季路要我,吾無盟矣。又求也。《孟子》脩其天爵,以要人爵。又也。《詩·魏風》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又會也。《禮·樂記》要其節奏。《註》要,猶會也。《釋文》要,一遙反。又《廣韻》勒也。又劫也。《前漢·文帝紀》上自欲征匈奴,羣臣諫不聽,皇太后固要,上乃止。又劾也,察也。《周禮·秋官·鄕士》異其死之罪而要之。《疏》要,劾實也。《書·康誥要囚傳》要察囚情,得其辭以斷獄。又衞圻之外,謂之要
【清幽】(风景)秀丽而幽静。唐玄宗《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坐朝繁聪览,寻胜在清幽。”元刘因《游源泉》诗:“丛祠鬱苍翠,万古藏清幽。”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有四五家当峡而居,竹篱茅舍,颇觉清幽。”柔石《二月》十五:“这时两人已经走到一处清幽的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