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由斯心意识,三尸六贼空相逼
诗句 | 读音 |
---|---|
莫不由斯心意识 |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mò|mùbù yóu1xīnyì shí |
三尸六贼空相逼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入二十四職 拼音: sānshīliù zéikōng xiāngbī |
莫不由斯心意识,三尸六贼空相逼释义
【莫】〔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又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又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又《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又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又《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
【不由】1.不禁。元吴弘道《梅花引·秃厮儿》套曲:“离怀扰扰愁闷广。不由俺,到黄昏,思量。”萧殷《桃子又熟了》:“我很感动,也替他高兴,竟不由地伸出一只手掌攀在他的肩膀上。”2.犹不容。《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兄弟两个多动手,扯着﹝凤生﹞便走;又加家僮们推的推,攮的攮,不由你不走。”清李渔《奈何天·醉卺》:“省得明明白白,看了那副嘴脸,不由人们不害怕起来。”3.不用。《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昔年我曾在京为官时,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漢
【斯】〔古文〕《廣韻》息移切《集韻》《韻會》相支切,音私。《說文》析也。《爾雅·釋言》斯,離也。《註》齊曰斯。《詩·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箋》維斧可以開析之。《呂覽·報更篇》趙宣孟見桑下餓人,與之脯一朐,曰斯食之。《註》斯,析也。又《爾雅·釋詁》斯,此也。《易·解卦》朋至斯孚。《詩·召南》何斯違期。又《詩·小雅》鹿斯之奔。《疏》此鹿斯與斯柳斯,斯皆辭也。又《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斯,猶耳也。《疏》耳是助句之辭。又卽也。《書·金縢》大木斯拔。又賤也。《後漢·左雄傳》郞官部吏,職斯祿薄。《註》斯,賤也。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意识】1.识见。汉王充《论衡·实知》:“众人阔略,寡所意识,见贤圣之名物,则谓之神。”《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高祖是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此怪大佳,其意识在綺罗人上。”2.指先入之见。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子之所陈,心存意识,或欲周知,何从皆得?”3.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柳青《铜墙铁壁》第二章:“我那阵农民意识太重,总想回家安贴一下老娘。”韩北屏《非洲夜会·酋长的故事》:“大多数的酋长
【三】〔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又《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又《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又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
【尸】《廣韻》式之切《集韻》升脂切《正韵》申之切,音蓍。《說文》尸,也。象臥之形。《釋名》尸,舒也。骨節解舒。不能復自勝斂也。《論語》寢不尸。《禮·喪大記》凡馮尸。興必踊。又神象也。古者祭祀,皆有尸以依神。《詩·小雅》皇尸載起。《大雅》公尸來燕來寧。《朱子曰》古人於祭祀,必立之尸。因祖考遺體,以凝聚祖考之氣。氣與質合,則散者庶乎復聚。此敎之至也。又主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箋》主設羹之事。又也。《左傳·莊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以伐隨。《註》謂師於荆也。又《禮·表記》事君,近而不諫,則尸利也。
【六贼】1.谓危害天下的六种恶人。《六韬·上贤》:“太公曰:‘夫六贼者,一曰臣有大作宫室池榭,游观倡乐者,伤王之德;二曰民有不事农桑,任气游侠,犯歷法禁,不从吏教者,伤王之化;三曰臣有结朋党,蔽贤智,障主明者,伤王之权;四曰士有抗志高节,以为气势,外交诸侯,不重其主者,伤王之威;五曰臣有轻爵位,贱有司,羞为上犯难者,伤功臣之劳;六曰强宗侵夺,陵侮贫弱者,伤庶人之业。’”元刘壎《隐居通义·骈俪二》引车震卿《启》:“所幸社稷灵长,天王明圣,虽未筑鲸鯢而诛六贼,然已御螭魅而去四凶。”2.指北宋末之蔡京、朱勔、王黼、李彦
【空相】语。假象;幻象。《思益经·菩萨无二品》:“若有所尽,不名漏尽,知诸漏空相,随如是知,名为漏尽。”金王若虚《文辨一》:“既乃破之以空相之説,而以为不必存。”苏曼殊《本事诗》之十:“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2.指真空的本体。《心经》:“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浄,不增不减。”3.复姓。商后有空相氏。见《通志·氏族五》。
【逼】《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偪。《說文》近也。《廣韻》迫也。《正韻》驅也。 《集韻》或作偪。詳人部偪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