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刈抯草,买薪嫌五铢

秣马刈抯草,买薪嫌五铢

诗句读音
秣马刈抯草平仄:仄 仄 仄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mò mǎzhā3
买薪嫌五铢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mǎixīnxiánwǔ zhū

秣马刈抯草,买薪嫌五铢释义

【秣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简兵蒐乘,秣马蓐食。”《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尚使人慰劳曰:‘蛮人多寳,足富数世,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足介意。其明旦秣马蓐食,径赴城屯。’”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宋黄庭坚《送伯氏入都》诗:“王侯不可謁,秣马兴言归。”典

【抯】《唐韻》《廣韻》側加切《集韻》《類篇》莊加切,音渣。《說文》挹也。从手且聲,讀若樝梨之樝。又《揚子·方言》抯摣,取也。南楚之閒凡取物溝泥中謂之抯。或謂之。又《集韻》淺野切,音且。亦取也。又《唐韻》徐野切《集韻》似也切,音灺。《唐韻》兹野切《集韻》子野切,音姐。義同。別作,義通。

【买】《唐韻》《正韻》莫蟹切《集韻》《韻會》母蟹切,音蕒。《說文》作,市也。《增韻》售人之物曰買。《急就篇註》出曰賣,入曰買。《周禮·天官·小宰》聽賣買以質劑。《前漢·食貨志》衆民賣買五穀、布帛、絲緜之物。又姓。《氏族略》五代買叔午。

【薪】《唐韻》息鄰切《韻會》斯人切,音新。《說文》蕘也。又柴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禮·月令》季秋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周禮·地官·甸師註》大木曰薪。又草亦曰薪。《孟子》毀傷其薪木。《趙岐註》恐其傷我薪草樹木也。又采薪亦曰薪。《前漢·法志》罪人獄已決完,爲城旦舂,滿三歲爲鬼薪、白粲。漢典考證:〔《禮·月令》乃代薪爲炭。〕 謹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考證:〔《禮·月令》乃代薪爲炭。〕 謹照原文代薪改伐薪。

【嫌】《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說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也。《又》禮不諱嫌名。《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五铢】1.即五銖钱。《后汉书·公孙述传》:“蜀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銖当復。’”清顾炎武《钱法论》:“汉承秦半两,已为荚钱,为四銖,为三銖,为五銖,为赤仄,为三官。”2.见“五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