嫫母学西子,象玉徒镇揥

嫫母学西子,象玉徒镇揥

诗句读音
象玉徒镇揥平仄:仄 仄 平 仄
韵脚:上平十二齊
拼音: xiàngyùtúzhèntì|dì
嫫母学西子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ó mǔxuéxī zǐ

嫫母学西子,象玉徒镇揥释义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塗。《說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又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又《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又《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又《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又《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又《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又弟子曰徒。《論語》非

【镇】《字彙》俗鎭字。

【揥】《唐韻》《集韻》《韻會》丑例切,音跇。讀與滯近。所以摘髮者。《詩·鄘風》象之揥也。《疏》以象骨搔首,因以爲飾,名之曰揥。又《魏風》佩其象揥。又《集韻》《韻會》他計切,音替。又《集韻》丁計切,音帝。義同。又捐也。《陸機·文賦》心牢落而無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註》揥,猶去也。徘徊之意。不能褫捨其妙也。◎按寘霽兩韻古通。媚與揥。叶古音也。又他歷切,音剔。戲也,取也。又《唐韻》《集韻》都黎切,音低。指也。 《廣韻》或从木作楴。音義同。別見木部。zdi

【嫫母】亦作“嫫姆”。传说为黄帝第四妃,貌甚丑。《荀子·赋》:“閭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杨倞注:“嫫母,丑女,黄帝时人。”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嫫姆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唐于濆《苦辛吟》:“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梁启超《新民说》第十一节:“披綺罗於嫫母,祇增其丑;施金鞍於駑駘,祇重其负。”

【学】《唐韻》胡覺切《集韻》《韻會》《正韻》轄覺切,音鷽。《說文》覺悟也,本作斆,篆作學。《增韻》受敎傳業曰學。朱子曰:學之爲言效也。《詩·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書·說命》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學于古訓,乃有獲。《禮·學記》君子之於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又學校,庠序總名。《禮·王制》天子命之敎,然後爲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又姓。見《姓苑》。又叶許旣切,音戲。《前漢·匡張孔馬敘傳》樂安裒裒,古之文學。叶下司,司音細。又叶後

【西子】西施。《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明王錂《春芜记·构衅》:“东邻季小姐,姮娥月貌,西子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参见“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