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冷风发归兴,石峰秋月许平分
诗句 | 读音 |
---|---|
莫为冷风发归兴 |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mò|mùwéi|wèilěngfēng fāguī xīng |
石峰秋月许平分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í|dàn1qiū yuèxǔ|hǔpíng fēn |
莫为冷风发归兴,石峰秋月许平分释义
【莫】〔古文〕《唐韻》慕各切《集韻》《正韻》末各切,音寞。《韻會》無也,勿也,不可也。《易·繫辭》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又定也。《詩·大雅》監觀四方,求民之莫。又謀也。《詩·小雅》秩秩大猷,聖人莫之。又《博雅》强也。《論語》文莫吾猶人也。《晉書·欒肇·論語駁曰》燕齊謂勉强爲文莫。《揚子·方言》侔莫,强也,凡勞而相勉謂之侔莫。《淮南子·謬稱訓》猶未之莫與。《註》莫,勉之也。又削也。《管子·制分篇》屠牛垣,朝解九牛而刀可莫鐵。又《博雅》莫莫,茂也。《詩·周南》維葉莫莫。《註》莫莫,茂密之貌。又《莊子·逍遙遊》廣莫之
【冷】《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靈上聲。冷,寒也。又《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风发】1.风起。《诗·桧风·匪风》:“匪风发兮,匪车揭兮。”《魏书·中山王英传》:“即如黄石公所谓战如风发,攻如河决。”2.比喻迅疾。汉扬雄《河东赋》:“风发飆拂,神腾鬼趡。”《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军到,风发相赴。”胡三省注:“风发,言其速也。”鲁迅《坟·文化偏至论》:“青年之所思惟,大都归罪恶于古之文物,甚或斥言文为蛮野,鄙思想为简陋,风发浡起,皇皇焉欲进欧西之物而代之,而于适所言十九世纪末之思潮,乃漠然不一措意。”3.奋发。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移神器於将兴,推亡汉於已坠,实神机之至
【归兴】;回乡的兴致。唐杜甫《官定后戏赠》诗:“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飈。”宋周密《齐东野语·王魁传》:“之子动归兴,轻袂飘如蓬。”宋郭祥正《金山行》:“白云南来入我望,又起归兴随征鸿。”典
【石】〔古文〕《唐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又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又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又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又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又量名。十斗
【峰】《集韻》同峯。
【秋月】秋夜的月亮。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清陆圻《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殷夫《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裕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海陵观涛,与京口对岸,江之壮阔处也。”汉
【平分】平均分配;对半分。《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得杭越邻州,先赠长句》:“郡楼对翫千峯月,江界平分两岸春。”清李渔《怜香伴·遄发》:“行来渐渐和他远,平分得相思一半。”周立波《懒蛋牌子》三:“平分土地时,穷哥们的势力一天天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