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
诗句 | 读音 |
---|---|
牡丹百品红与紫 |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紙 拼音: mǔ dānbǎi pǐnhóng|gōngyǔ|yù|yúzǐ |
华而不实徒纷纭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huá ér bù shítúfēn yún |
牡丹百品红与紫,华而不实徒纷纭释义
【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至唐开元中盛于长安,至宋在中州以洛阳为冠,在蜀以天彭为冠。群花品中,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参阅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宋高承《事物纪原·草木花果·牡丹》、宋陆游《天彭牡丹谱·花品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牡丹》。
【百品】各种各类。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达性论》:“是以始矜萌起,终哀鬱灭,岂与足下芻豢百品,共其指归。”《隋书·音乐志上》:“实体平心待和味,庶羞百品多为贵。”漢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紫】《廣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音呰。《說文》帛靑赤色。《釋名》紫,疵也,非正色。五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論語》紅紫不以爲褻服。《郉昺疏》紫,北方閒色。《又》惡紫之奪朱也。《何晏註》紫,閒色之好者。又水名。《史記·司馬相如傳》紫淵在其北。《註》文穎曰:西河穀羅縣有紫澤,其水紫色。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又同孳。《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註》紫,與孳同。柔弱之貌。漢典考證:〔《釋名》紫,疵也,非正色。正色之疵瑕,以惑人者也。〕 謹照原文正色之疵改五色之疵。〔又同絮。《荀子·非十二子篇》紫然洞然。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杜预注:“言过其行,如花开而不结实。”宋陈师道《谢徐州教授启》:“窃怀匹夫不夺之心,庶几君子难进之节,是古之学勤而无功,自好之文华而不实。”《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好文字!此必聪明才子所做。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久长之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三:“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
【徒】〔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塗。《說文》本作。步行也。《易·賁卦》舍車而徒。又步卒也。《詩·魯頌》公徒三萬。又《爾雅·釋訓》徒輦者也。《疏》會同田獵,人挽輦以徒行也。《詩·小雅》徒御不驚。又《玉篇》衆也。《書·仲虺之誥》實繁有徒。《前漢·東方朔傳》人至察,則無徒。又《廣韻》空也。《爾雅·釋訓》暴虎,徒搏也。《註》空手執也。又《廣雅》徒,袒也。《史記·張儀傳》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又《正韻》但也。《孟子》徒善不足以爲政。又《廣韻》黨也。《張衡·思賦》朋精粹而爲徒。又弟子曰徒。《論語》非
【纷纭】亦作“纷云”。1.多盛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威武纷云,湛恩汪濊。”颜师古注:“纷云,盛貌。”宋梅尧臣《五月十三日大水》诗:“纷紜閭里儿,踊跃竞学泅。”《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庭中植梧桐二树,修竹数竿,百般花卉,纷紜辉映,但觉香气袭人。”2.杂乱貌。《楚辞·刘向<九叹·远逝>》:“肠纷紜以繚转兮,涕渐渐其若屑。”王逸注:“纷紜,乱貌也。”唐柳宗元《咏史》:“风波歘潜构,遗恨意纷紜。”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郭祥仍然思绪纷纭,一时难以平息。”3.纷争;混乱。晋葛洪《抱朴子·塞难》:“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