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

诗句读音
韦编趣味长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wéi biānqù wèicháng|zhǎng
幕府文书简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mù fǔwénshū jiǎn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释义

【韦编】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后以“韦编”借指《易》。唐杨炯《<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唐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紫霄峯下絶韦编,旧隐相如结韈前。”自注:“元君旧隐庐山学《易》。”2.泛指古籍。唐周弘亮《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始点漆於韦编,继操刀於简版。”参见“韦编三絶”。

【趣味】情趣;旨趣;兴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絶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宋叶适《跋刘克逊诗》:“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两谢、二陆不足多也。”《红楼梦》第三九回:“刘老老吃了茶,便把些乡村中所见所闻的事情説给贾母听,贾母越发得了趣味。”鲁迅《书信集·致邹韬奋》:“我以为如果能有插图,就更加有趣味。”2.滋味、味道。《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此茶唤作阿婆茶,名实虽村趣味佳。”汉

【长】〔古文〕镸《唐韻》《集韻》直良切《正韻》仲良切,音場。《增韻》短之對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長。《前漢·田橫傳》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又久也。《詩·商頌》濬哲維商,長發其祥。《箋》長,猶久也。《老子·道德經》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又遠也。《詩·魯頌》順彼長道,屈此羣醜。《箋》長,遠也。《古詩》道路阻且長。又常也。《陶潛·歸去來辭》門雖設而長關。《李商隱詩》風雲長爲護儲胥。又大也。《世說新語補》願乗長風,破萬里浪。又善也。《晉書·樂廣傳》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唐書·韓琬傳》文藝優長。又《博

【幕府】1.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魏书·崔休传》:“幕府多事,辞讼盈几。”宋王安石《和蔡副枢贺平戎庆捷》诗:“幕府上功联旧伐,朝廷称庆具新仪。”《老残游记》第三回:“幕府人才济济,凡有所闻的,无不罗致於此了。”参见“莫府”。2.借指将帅。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奉汉威灵,折衝宇宙。”《周书·文帝纪上》:“清水公贺拔岳,勋德隆重,兴亡攸寄,欢好乱乐祸,深相忌毒,乃与侯莫、陈悦阴图陷害。幕府以受律专征,便即讨戮。”宋张孝祥《念奴娇·

【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又《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又《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又《易·坤卦

【书简】1.简册载记。《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2.书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濬出征并汾,卢每致书疏,凡一事别为一幅,朝士至今斆之。盖重叠别纸,自光啟始也。见《北梦琐言》乃知今人书简务为多幅,其来久矣。”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有从延安或敌后寄来的文章,也有报告行踪的作家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