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趼中缕

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趼中缕

诗句读音
木绵蒙茸入机杼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mù miánméng róngrùjī zhù
妙胜春蚕趼中缕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miàoshèngchūn cán31|4lǚ

木绵蒙茸入机杼,妙胜春蚕趼中缕释义

【木绵】见“木棉”。

【蒙茸】貌。《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裴駰集解引服虔曰:“蒙茸以言乱貌。”《文选·扬雄<甘泉赋>》:“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吕延济注:“蒙茸、陆梁,乱走皃。”清邵长蘅《城根妇》诗:“彼何者妇,椎髻蒙茸。”2.葱茏。唐罗邺《芳草》诗:“废苑墙南残雨中,似袍颜色正蒙茸。”《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只见万山叠翠,草木蒙茸,正不知那一条是去路。”清魏际瑞《诸葛公墓》诗:“定军山下柏蒙茸,旷古精诚在此中。”3.指葱茏丛生的草木。宋苏轼《后赤壁赋》:“履巉巖,披蒙茸。”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机杼】机。杼,织梭。《淮南子·氾论训》:“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唐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二:“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明沉鲸《双珠记·北斗化僧》:“尽道秋惊凤律,夜静龙梭,且得停机杼。”清厉鹗《东城杂记·织成十景图》:“杭东城机杼之声,比户相闻。”2.指织机的声音。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法·赵章泉题品三联》:“隔林彷彿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3.指纺织。《南齐书·王敬则传》:“机杼勤苦,匹裁三百。”宋罗烨《醉翁谈录·因兄姊得成夫妇》:“广州姚三郎,家以机杼为业。”清方苞《伯姊》:“夫之

【妙】《廣韻》《集韻》《正韻》彌笑切,音廟。神妙也。《易·說卦》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莊子·寓言篇》自吾聞子之言,九年而大妙。《劉劭人物志》尤妙之人,含精于內,外無飾姿。又少年也。《杜甫詩》明公獨妙年。又纖媚也。《前漢·李夫人傳》妙麗善舞。又姓。見《姓苑》。又《集韻》弭沼切。與眇通。嫽妙,女貌。《漢·三老袁君》朕以妙身,襲表繼業。 別作玅。漢典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卦。 考證:〔《易·繫辭》神也者,妙萬物而爲言者也。〕 謹照原文繫辭改說

【胜】《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又《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又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又《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漢典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春蚕】春季饲养的蚕。晋傅玄《明月篇》:“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南朝梁江淹《丽色赋》:“春蚕度纲,綺地应纺;秋梭鸣机,织为褧衣。”元马祖常《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妇功春蚕溢,穡事秋田穫。”清马銮《投梭女》诗:“早识春蚕丝已尽,当时应悔误投梭。”漢

【趼】《正字通》同趼。(趼)《唐韻》五堅切《集韻》倪堅切,音姸。《說文》獸足企也。《爾雅·釋畜》騉蹄趼,善陞甗。《註》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謂蹄平正善陞。又《廣韻》吾甸切《集韻》倪甸切,音硯。又《集韻》輕烟切,音牽。義同。又《廣韻》古典切《集韻》《韻會》《正韻》吉典切,音繭。《莊子·天道篇》百舍重趼而不敢息。《音義》趼,胝也。《廣韻》與同。皮起也。《類篇》一曰足指約中斷傷爲趼。又《集韻》經天切,音堅。《類篇》久行傷足謂之趼。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缕】《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