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诗人

“南北朝诗人有哪些,南北朝有哪些诗人?南北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南北朝诗人!”

释宝月简介

释宝月,南朝萧齐时期诗僧。

生卒时间及生平不详。

俗姓康,一说姓庾,胡人后裔,善解音律,颇有文名。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五首。

邢邵简介

邢邵,字子才,小字吉少,河间郑人。

生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四九六年),卒年不详。

(北齐书魏收传云:“收少子才十岁。

”据以推定邵之生年)十岁能属文,雅有才思,日诵万言,一览便记。

有书甚多,不甚譬校,尝谓:“日思误书,更是一适。

少在洛阳,承平无事,与时流专以山水游宴为娱。

文章典丽,既博且速。

他博览群籍,善于为文。

年末二十,动公卿。

常与阳固、裴伯茂等相唱。

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传遍远近。

邢邵的文词宏远典丽,独步当时,时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谓之“温邢。

”魏书以天才艳发后出,及温死,方称“邢魏”。

初仕魏为著作郎,累迁中书侍郎。

尔朱兆为乱,邵避居嵩山。

入北齐为黄门侍郎,国子祭酒。

晚年,博览典籍,无不精通。

邵虽贵,不以才傲物。

尝居一小屋,满置果饵,与宾客共啖内行修谨,亲戚雍穆。

邢邵是北朝的无神论思想家。

邵著有文集三十卷,(《隋书志》作三十一卷。

此从《两唐书志》及《北齐书本传》)行于世。

谢庄简介

谢庄(421-466),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

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县),出生于建康。

他是谢弘微的儿子,大谢的族侄。

七岁能作文,二十岁左右入仕,在东宫任过洗马、中舍人。

稍后,在江州任庐陵王刘绍南中郎咨议参军。

元嘉二十六年(449),又随雍州刺史随王刘诞去襄阳,领记室。

次年,北魏使者在彭城和刘宋谈判,曾经问起谢庄的情况,可见其声名远布。

以《月赋》闻名。

由于历仕宋文帝、宋孝武帝、宋明帝三朝,官至中书令,加金紫光禄大夫,故世称“谢光禄”。

“年七岁,能属文,通《论语》。

及长,韶令美容仪,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田出玉,岂虚也哉!”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行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王绍南中郎谘议参军。

又转随王诞后军谘议,并领记室。

分左氏《经传》,随国立篇,制木方丈,图山川土地,各有分理,离之则州别郡殊,合之则宇内为一。

元嘉二十七年,索虏寇彭城,虏遣尚书李孝伯来使,与镇军长史张畅共语,孝伯访问庄及王徽,其名声远布如此。

二十九年,除太子中庶子。

时南平王铄献赤鹦鹉,普诏群臣为赋。

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附近)人。

是南朝的世家豪门子弟。

年少时就有文名,早年曾做过南齐豫章王的参军、随王的功曹、文学等职。

后来曾掌管中书。

诏诰,又曾出任宣城太守,所以又称他「谢宣城」。

齐东昏侯永元元年(四九九),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中,因为他不肯依附萧遥光而被陷害,卒年三十六。

谢朓和沈约同时,诗也齐名。

号称「永明体」。

梁简文帝曾称赞他们两人的诗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

」(见《梁书·庾肩吾传》)从谢朓现存的作品看,他的五言诗确实有新的特色,即:寄情山水,不杂玄言。

虽然曾受谢灵运的影响,但内容的深刻和文采的清丽都超过谢灵运。

严羽《沧浪诗话》说:「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这话说得不错。

今天看来,他的诗对唐代诗人是有较大影响的。

谢眺的赋也写得清丽,对后代也有影响。

有《谢宣城集》。

萧衍简介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

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

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

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

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梁武帝是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学者。

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

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则更为突出。

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

……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

” 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

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术上,梁武帝以经学、史学的研究为卓著。

萧悫简介

萧悫,生卒年代不详,字仁祖,梁上黄侯萧晔之子。

后入北齐,做过太子洗马,待诏文林馆。

到了隋朝后身世就不能详知了。

《颜氏家训·文章篇》曾提到他这首「秋诗」,其他作品流传很少。

萧绎简介

萧绎(508-554),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后于江陵称帝,是为梁元帝,在位三年,为西魏军所杀。

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楼子》辑本。

王籍简介

王籍,字文海,生卒年不详,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北)人。

史书上说他博览群书,有才气,曾经受到任昉和沈约的称赞。

梁天监年间除安成王主簿,湘东王参军,还做过中散大夫。

王褒简介

王褒(513-576),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人。

梁元帝时官至吏部尚书、左仆射。

西魏攻破江陵,梁元帝投降,王褒也降魏而到魏都长安,官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到了北周时期,王褒与庾信都曾受到重用,官至少司空,宜州刺史。

王褒博涉史传,早有文名,在北朝与庾信齐名。

现存作品主要是到北朝做官后的诗歌,多写羁旅之情、故国之思,和他在梁时的作品相比较,风格有所改变。

有辑本《王司空集》。

王台卿简介

王台卿主要经历:为刑狱参军。

与江仲举、何仲容等,同为雍州刺史南平王恪门下宾客。

其他简介:不详代表作品:《陌上桑》、《同萧治中十咏》等

吴均简介

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

史书上说他出身寒贱,好学,为文有俊才。

沈约很称赞他的诗文。

梁武帝天监初年,柳恽为吴兴守,召他作主簿。

后官至奉朝请。

他曾打算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

后来因为私撰《齐春秋》而被免职。

晚年又奉诏撰通史,未成而卒。

吴均的诗文很有特点,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

现存诗歌多是乐府、赠答、咏物之作。

有辑本《吴朝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