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纳虚明,罗列陈缣缃

南窗纳虚明,罗列陈缣缃

诗句读音
罗列陈缣缃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luó lièchénjiān xiāng
南窗纳虚明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nán chuāngnàxū míng

南窗纳虚明,罗列陈缣缃释义

【罗列】1.分布;排列。《汉书·天文志》:“其西有句曲九星,三处罗列。”《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唐来鹄《卖花谣》:“紫艳红苞价不同,匝街罗列起香风。”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俺看了这笙歌罗列,是好受用也呵。”《红楼梦》第二四回:“调开桌椅,罗列盃盘,母女姊妹喫毕了晚饭。”2.列举。汉牟融《理惑论》:“道皆无为一也,子何以分别罗列,云其异乎?”鲁迅《二心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因为如传略所罗列,我们的几个遇害的同志的年龄、勇气,尤其是平日的作品的成绩,已足使全

【陈】〔古文〕軙敶《唐韻》直珍切《集韻》《韻會》《正韻》池鄰切,音塵。《玉篇》列也,布也。《書·咸有一德》乃陳戒于德。《詩·小雅》饋八簋。又《史記·李斯傳》所以飾後宮,充下。《註》下陳,猶後列也。又《廣韻》故也。《詩·小雅》我取其,食我農人。《史記·平準書》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又久也。《書·盤庚》失于政,于兹。《傳》今旣失政,而久於此而不徙。《疏》釋詁云:塵,久也。孫炎曰:居之久,久則生塵矣。古者塵同也。故爲久之義。又《廣韻》張也。《禮·表記》事君欲諫,不欲。《註》謂言其過於外也。又《廣韻》衆也。又《爾雅·釋宮

【缣缃】1.供书写用的浅黄色细绢。唐颜真卿《送辛子序》:“惜乎困于縑緗,不获缮写。”《旧唐书·后妃传下·代宗后独孤氏》:“法度有节,不待珩璜;篇训之制,自盈縑緗。”高燮《柬曼殊大师并乞画偕隐图》诗:“聊寄縑緗盈尺幅,愿言偕隐是吾徒。”2.指书册。唐孙过庭《书谱》:“若乃师宜官之高名,徒彰史牒;邯郸淳之令范,宜著縑緗。”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颇游简素,少閲縑緗。”宋曾巩《读书》诗:“未免废坐卧,其能眎縑緗。新知固云少,旧学亦已忘。”明无名氏《赠书记·甘逐携书》:“我将伊骨肉相看,因此付縑緗没吝颜。”

【南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晋陶潜《问来使》诗:“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南朝梁何逊《闺怨》诗:“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妇人悼亡诗》:“风雨南窗思往事,偷生此际独沾膺。”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老先生要整理国故,当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读死书。”汉

【纳】《廣韻》奴答切《集韻》諾答切,音衲。《說文》絲濕納納也。又《博雅》入也。《釋名》納,弭也。弭之兩致之言也。《書·堯典》寅餞納日。《傳》餞,送也。日入言送。又《舜典》納于百揆。又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又《禹貢》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又《儀禮·旣夕禮》屨外納。《註》納,收餘也。又《禮·曲禮》納女于天子。《註》納女,猶致女也。又《禮·雜記》納幣一束。《註》納,徵也。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又與內同。《周禮·春官·鐘師》納夏。《註》故書納爲內。又《玉篇》或作衲、靹。《篇海》補綴也。又與軜同。《荀

【虚明】空明;清澈明亮。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唐杜甫《夏夜叹》诗:“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光之正中,虚明凝湛,观者各自见其形。现於虚明之处,毫釐无隐,一如对镜。”明蒋一葵《长安客话·海淀》:“勺园林水紓环,虚明敞豁。”2.指内心清虚纯洁。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斯固通人之所包,非虚明之絶境,不可穷者,其唯神用者乎。”宋苏辙《赠石台问长老二绝》之二:“蒲团布衲一绳床,心地虚明睡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