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荔子争先後,羞见炎风六月烧

南方荔子争先後,羞见炎风六月烧

诗句读音
南方荔子争先後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nán fānglì zǐzhēng xiān
羞见炎风六月烧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xiūjiàn|xiànyánfēng|fěngliù yuèshāo

南方荔子争先後,羞见炎风六月烧释义

【南方】,南边。表示方位。《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高亨注:“《説卦》又以八卦配八方,离为南方,故曰‘南方之卦’也。”《仪礼·觐礼》:“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设六色: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玄,下黄。”《山海经·海外北经》:“臺在其东,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2.泛指南部地区,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左传·昭公十九年》:“若大城城父,而寘大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后汉书·杨终传》:“且南方暑湿,障毒互生。”《新五代史·杂传·安从进》:“自范延

【荔子】荔枝树的果实。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宋苏轼《与吴秀才书》:“又致酒麵、海物、荔子等。僕岂以口腹之故千里劳人哉!”清金农《咏频婆果》之二:“翻恨炎州鲜荔子,秪目风露不同生。”

【争先】《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楚争先。”杜预注:“争先歃血。”唐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诗:“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金元好问《赠答郝经伯常》诗:“文阵自怜吾已老,名场谁与子争先。”叶圣陶《未厌集·一包东西》:“﹝乘客﹞便争先挤出那个不容两个身躯并行的车门。”2.围棋术语。抢先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一行公本不解弈,因会燕公宅,观王积薪碁一局,遂与之敌,笑谓燕公曰:‘此但争先耳。’”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豫章以谓,譬之弈焉,弟子高师一著,仅能及之,争先则后之。”宋何薳《春渚纪闻·祝不疑弈胜

【羞】《廣韻》息流切《集韻》思留切,音脩。《說文》進獻也。从羊。羊,所進也。从丑,丑亦聲。又《廣韻》致滋味爲羞。《周禮·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註》羞,有滋味者。《又》羞用百有二十品。《註》羞出于牲及禽獸,以備滋味,謂之庶羞。又《禮·月令》群鳥養羞。《註》羞謂所食也。又《廣韻》進也。《書·盤庚》今我旣羞,告爾于朕志。《傳》已進告汝之後。又《廣韻》恥也。《書·說命》惟口起羞。《疏》惟口出令,不善以起羞辱。又《韻補》叶息救切。《張載·七命》繁肴旣闋,亦有寒羞。商山之果,漢臯之楱。楱音凑。 《正字通》俗作羞。◎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炎】《唐韻》《集韻》于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音鹽。《說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征》火炎崑岡,玉石俱焚。又《洪範》火曰炎上。又《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熏也。《詩·大雅》赫赫炎炎。又《吳語》日長炎炎。《註》進貌。又《正韻》熾也。又《禮·月令》其帝炎帝。《註》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又《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又《集韻》《類篇》于凡切,槏平聲。義同。又《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註》美盛貌。又《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韦昭注:“《六月》,道尹吉甫佐宣王征伐,復文武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重耳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明夏完淳《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烧】《唐韻》式昭切《集韻》《韻會》《正韻》尸招切,音。《說文》也。《玉篇》燔也。《禮·月令》仲夏毋燒灰。《戰國策》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又燒當,羌名。《後漢·西羌傳》至硏十三世孫燒當立。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失照切,音少。《廣韻》放火。《韻會》野火曰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