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
诗句 | 读音 |
---|---|
清似湘灵促柱弦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一先 拼音: qīngsì|shìxiāng língcùzhùxián |
南宫词客寄新篇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nán gōngcí kèjìxīn piān |
南宫词客寄新篇,清似湘灵促柱弦释义
【似】〔古文〕《唐韻》詳里切《集韻》《韻會》象齒切《正韻》詳子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又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又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又《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又《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洪兴祖补注:“此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一说,为舜妃,即湘夫人。《后汉书·马融传》:“湘灵下,汉女游。”李贤注:“湘灵,舜妃,溺於湘水,为湘夫人。”鲁迅《湘灵歌》:“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
【促】《唐韻》七玉切《集韻》《韻會》趨玉切,音趗。迫也,近也,密也。又局促小,貌。《李白詩》嗷嗷空城雀,身計何戚促。又刺促。《晉書·潘岳傳》閣道謠曰:和嶠刺促不得休。《註》受役於世也。又與趣同。
【弦】《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又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又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又姓。《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又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又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
【南宫】1.南方星宿的宫,指朱鸟星座。《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唐孔颖达疏:“推此则南宫好暘,北宫好燠,中宫四季好寒。”唐李频《感怀献门下相公》诗:“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2.南面的住室或宫殿。《仪礼·丧服》:“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明史·英宗后纪》:“武清侯石亨……以兵迎帝於南宫。”3.秦、汉宫殿名。《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雒阳南宫。”张
【词客】擅长文词的人。唐王维《偶然作》诗之六:“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明沉德符《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世宗方喜祥瑞,争以表疏称贺博宠,收取词客充翘馆。”蔡寅《<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此三十年中,新旧递嬗,思潮消长,骚人词客,项背相望;顾有当於著作之林者,能有几人哉?”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新篇】作品。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张华新篇,亦充庭万。”唐白居易《诗解》诗:“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宋王安石《王中甫学士挽辞》:“种橘园林无旧业,采苹洲渚有新篇。”2.喻指历史上的新阶段。郭小川《忆延安》诗:“‘七大’后,上前线,在杨家岭礼堂中,谱写了历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