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

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

诗句读音
男女不亲授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去四十九宥
拼音: nán nǚbù qīnshòu
宁亲笔父书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níng qīnbǐfù|fǔshū

男女不亲授,宁亲笔父书释义

【男女】男人和女人。《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捉搦歌之一》:“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嫗。”《人民日报》1990.3.8:“妇女解放的前景与国家发展前途紧密相连。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男女之间的平等与公正就无从谈起。”2.泛指百姓。《文选·张衡<西京赋>》:“彼肆人之男女,丽美奢乎许史。”薛综注:“言长安市井之人,被服皆过此二家。”《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唐陈鸿《东城老父传》:“都中男女

【不亲】近;不亲睦。《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史记·楚世家》:“夫弑共主,臣世君,大国不亲;以众胁寡,小国不附。”明刘基《郁离子·道术》:“上罔下则不亲,下罔上则不孙。”2.不接触;不接近。《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清王韬《淞隐漫录·王莲舫》:“惟是男女授受不亲,虽周旋于患难之间,不敢不谨。”郁达夫《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3.不

【授】《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受上聲。《說文》予也。《廣韻》付也。又《集韻》承呪切,音壽。義同。《詩·鄭風》還,予授子之粲兮。《禮·曲禮》男女不親授。《史記·留侯世家》沛公殆天授。《前漢·翟方進傳》當大都授時。《註》總集諸生,大講授也。又姓。漢有授異眾。 《集韻》或作。唐武后改作。武后造授字,以爲正,、、譌。

【宁亲】使父母安宁。汉扬雄《法言·孝至序》:“孝莫大於寧亲,寧亲莫大於寧神。”南朝宋颜延之《宋文帝元后哀策文》:“钦若皇姑,允迪前徽。孝达寧亲,敬行宗祀。”宋陆游《谢赦表》:“一日三朝,虽极寧亲之大养;四方万里,尚忧庶狱之无辜。”2.省亲。唐李白《送王孝廉觐省》诗:“寧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宋张孝祥《多丽》词:“去国虽遥,寧亲渐近,数峰青处是吾州。”典

【笔】《集韻》與筆同。詳筆字註。漢典考證:《廣韻》鄙密切《韻會》逼密切《正韻》壁吉切,音必。《釋名》筆,述也。述事而書之也。《爾雅·釋器》不律謂之筆。《註》蜀人呼筆爲不律也。《說文》楚謂之聿,吳人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古今注》古之筆,不論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卽謂之筆。秦吞六國,滅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稱於時。蒙恬造筆,卽秦筆耳。以枯木爲管,鹿毛爲柱,羊毛爲被,所謂蒼毫也。彤管赤漆耳,史官記事用之。《法書攷》虞世南云:筆長不過六寸,眞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禮·曲禮》史載筆,士載言。《註》筆,謂書具

【父】《唐韻》扶雨切《集韻》《韻會》奉甫切,音輔。《說文》矩也。家長率敎者。从又,舉杖。《釋名》父,甫也。始生已者。《書·泰誓》惟天地萬物父母。《爾雅·釋親》父爲考。父之考爲王父。王父之考爲曾祖王父。曾祖王父之考爲高祖王父。父之世父。叔父爲從祖祖父父。之晜弟先生爲世父。後生爲叔父。父之從父晜弟爲從祖父。父之從晜弟爲族父。又《詩·小雅》以速諸父。《傳》天子謂同姓諸侯,諸侯謂同姓大夫,皆曰諸父。又老叟之稱。《史記·馮唐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爲郞。又《廣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府。《集韻》同甫。《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