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艇子不避风,横江五两翩翩去
诗句 | 读音 |
---|---|
横江五两翩翩去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八語 拼音: héng jiāngwǔ liǎngpiān piānqù |
南人艇子不避风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nán réntǐng zǐbù bìfēng|fěng |
南人艇子不避风,横江五两翩翩去释义
【横江】1.横陈江上;横越江上。宋苏轼《赤壁赋》:“少焉,月出於东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宋朱敦儒《水龙吟》词:“铁锁横江,锦帆衝浪,孙郎良苦。”2.指横江浦。地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与南岸采石矶隔江相对。唐李白《横江词》诗之二:“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五两】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朱熹集传:“两,二履也。”王夫之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贾公彦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郑玄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晋文公造五两之士五乘,鋭卒千人。”高诱注:“两,
【翩翩】轻快貌。《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程颐传:“翩翩,疾飞之貌。”《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朱熹集传:“翩翩,飞貌。”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丐仙》:“即有青鸞黄鹤,翩翩自日中来,啣壶啣盃,纷置案上。”2.行动轻疾貌。三国魏曹植《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唐王昌龄《从军行》之一:“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元麻革《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来,老面黑於铁。”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风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南人】1.南方人。《论语·子路》:“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南人,南国之人。”唐刘禹锡《竹枝》词之一:“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文谢之死》:“﹝孛罗等﹞欲使跪,天祥曰:‘南之揖,北之跪,予南人,行南礼,可赘跪乎?’”清昭槤《啸亭杂录·广赓虞之死》:“侍郎性爽朗,少随文端公居两江久,习染南人风度。”鲁迅《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2.金代对汉人的称呼。《金史·舆服志下》:“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
【艇子】小船。宋辛弃疾《贺新郎》词:“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元萨都剌《早发钓台》诗:“艇子钓臺东畔发,月轮却在钓臺西。”2.船夫。《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宋张元干《谒金门》词:“艇子相呼相语,载取暮愁归去。”
【不避】1.不回避。《荀子·正论》:“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史记·项羽本纪》:“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后汉书·循吏传·王涣》:“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2.不让;不亚于。汉晁错《论贵粟疏》:“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