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
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释义
【北极】之处。《庄子·大宗师》:“顓頊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楚辞·大招》:“天白顥顥,寒凝凝只。魂乎无往,盈北极只。”清顾炎武《北岳庙》诗:“恒山跨北极,自古无封禪。”2.指最北端。《淮南子·墬形训》:“﹝禹﹞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3.指北极星。南朝梁沉约《为南郡王舍身疏》:“望北极而有恒,瞻南山而同永。”《宋史·天文志一》:“臣观古之候天者,自云南都护府至浚仪大岳臺纔六千里,而北极之差凡十五度,稍北不已,庸詎知极星之不直人上也?”4.指北极星座。《晋书·天文志上
【捧】《唐韻》《韻會》敷唪切《集韻》撫勇切,豐上聲。兩手承也。又掬也。或作。又《集韻》父勇切,縫上聲。承也。與奉同。又《集韻》符容切,音逢。奉也。與捀同。
【星辰】星的通称。《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元宗本《大都杂诗》:“万里星辰关上界,四朝冠盖翊皇图。”秦牧《艺海拾贝·文学艺术与自然科学》:“譬如天上的星辰,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2.指岁月。唐孟郊《感怀》诗之三:“中夜登高楼,忆我旧星辰。”3.喻辉煌的灯光。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仇兆鳌注:“星辰,指梁上之灯。”4.犹言流年。《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求神占卦,有的説星辰不利,又触犯了鹤神,须请僧道禳解。”参见“星宿”。5.道教语。指头发。《云笈七籤》卷十七引《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图】〔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从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从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又《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又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又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又計也。《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羽翮】1.指鸟羽。翮,羽轴下段不生羽瓣而中空的部分。《周礼·地官·羽人》:“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当邦赋之政令。”郑玄注:“翮,羽本。”《荀子·王制》:“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2.指翅膀。南朝梁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唐杜甫《独坐》诗:“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李大钊《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若把他的光芒万丈飞翔上腾的羽翮,拘限于狭隘的唯知论者的公式的樊笼中,决不能得到他那真正的概念。”3.泛指鸟类。《史记·乐书》:“羽翮奋,角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