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原文
【南乡子】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
倚着阑干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
若比银河路更遥。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注释版
渌(lù)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yè),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渌水:清澈的水。青潮:水面呈青绿色,且旺盛饱满,如同涨潮一般。朱阑:朱红色的栏杆。双笑靥:此处是说女子笑,脸上出现一对酒窝儿。妖娆:形容女子美貌而富有风情。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tiáo)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花朝:旧俗以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此节为“花朝节”。减字偷声:指词调的减省节奏和减少歌辞字句,从而衍变新调。玉箫:箫的美称。迢迢:遥远。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译文版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清澈的春水带着青潮上涨,水上的朱栏连着小渡桥。桥上站立着双靥带笑的美丽少女,好妖娆,倚靠着栏杆抚弄柳条。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若比银河路更遥。
月夜直到花朝,少女能够娴熟地按照“减字偷声”的变化吹奏玉箫。柳外的行人回头顾盼,好遥远,仿佛比那天上的银河还要远。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拼音版
【nán xiāng zǐ 】【南乡子】
lù shuǐ dài qīng cháo ,shuǐ shàng zhū lán xiǎo dù qiáo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
qiáo shàng nǚ ér shuāng xiào yè ,yāo ráo 。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
yǐ zhe lán gàn nòng liǔ tiáo 。倚着阑干弄柳条。
yuè yè luò huā cháo ,jiǎn zì tōu shēng àn yù xiāo 。月夜落花朝,减字偷声按玉箫。
liǔ wài háng rén huí shǒu chù ,tiáo tiáo 。柳外行人回首处,迢迢。
ruò bǐ yín hé lù gèng yáo 。若比银河路更遥。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作者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约1048-1118,一说约1030─1106)北宋词人。字叔原,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宰相晏殊的幼子,一生落拓不得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郑侠上书请罢新法,获罪下狱。在郑侠家中搜得晏几道的赠诗,中云:「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遂被牵连下狱。元丰五年(1082)监颍昌许田镇。由于怀才不遇,「陆沉于下位」,晚年甚至弄得衣食不济。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说:「叔原,固人英也。其痴亦自绝人……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 晏几道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