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

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

诗句读音
西州士庶赖蕃宣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ī zhōushì shù4fān xuān
南诏酋豪弥款附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nán|nāzhàoqiú háomí|mǐkuǎn fù

南诏酋豪弥款附,西州士庶赖蕃宣释义

【西州】1.古城名。东晋置,为扬州刺史治所。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晋谢安死后,羊昙醉至西州门,恸哭而去,即此处。事见《晋书·谢安传》。后遂用为典实。唐温庭筠《经故翰林袁学士居》诗:“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曇醉后春。”宋苏轼《日日出东门》诗:“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宋张炎《甘州·辛卯岁沉尧道同余北归》词:“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参见“西州路”。2.指陕西地区。《战国策·韩策三》:“昔者秦穆公一胜於韩原而霸西州,晋文公一胜於城濮而定天下。”《晋书·张轨传》:“张凉州一时名士,威著西州。”清吴伟业《赠荆州守袁

【士庶】士人和普通百姓。亦泛指人民、百姓。《管子·大匡》:“君有过,大夫不諫;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司马法·天子之义》:“天子之义必纯取灋天地,而观於先圣;士庶之义必奉於父母,而正於君长。故虽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宋书·王弘传》:“诸议云士庶缅絶,不相参知,则士人犯法,庶民得不知。若庶民不许不知,何许士人不知?”唐元稹《阳城驿》诗:“我实唐士庶,食唐之田畴;我闻天子忆,安敢专自由。”清方苞《读<经解>》:“学者循诵《易》、《诗》、《书》、《春秋》之文,而虚言其义,有得有失,一如记所称。而《礼》

【赖】〔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癩。《說文》贏也。《類篇》一曰恃也。《書·大禹謨》萬世永賴。《疏》萬代常所恃賴。又《史記·高祖紀》大人常以臣無賴。《註》晉灼曰:賴,利也。無利於家也。或曰江淮之閒謂小兒多詐狡猾爲無賴。又《揚子·方言》予賴,讎也。南楚之外曰賴,秦晉曰讎。《註》賴,亦惡名。又姓。《風俗通》交阯太守賴先。《玉海》賴氏,國名。漢有校尉賴丹。又《韻補》叶力制切。《班固·答賓戲》福不盈眥,禍溢于世,凶人且以自悔,况吉士而是賴。○按《說文》从貝剌聲。俗作頼。非。

【蕃宣】即藩垣。蕃,通“藩”。宣,通“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语本《诗·大雅·崧高》:“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宋曾巩《襄州与交代孙颀启》:“方图间燕之宜,自请蕃宣之便。”宋陆游《上陈安抚启》:“久以臺省之英,出试蕃宣之绩。”明宋濂《浙东行省右丞李公武功记》:“于时右丞李公,实以上之懿亲,总受蕃宣之寄,而兼命参知政事。”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诏】《廣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照。《說文》吿也。《爾雅·釋詁》導也。《註》敎導之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敎導,卽贊勉也。《韻會》詔者,上下通用之義。《左傳·成二年》欒伯曰:燮之詔也。書何力之有焉。《註》吿也。《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柄詔王馭羣臣。《註》告也,助也。《莊子·盜跖篇》爲人父者,必能詔其子。《如淳註》敎也。又《廣韻》上命也。秦漢以下,天子獨稱之。《史記·秦始皇紀》二十六年,秦幷天下,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議命爲制,令爲詔。《前漢·周勃傳》軍中聞將軍之命

【酋豪】1.部落的首领。《汉书·匈奴传下》:“匈奴使怒,收乌桓酋豪,缚到悬之。”《后汉书·西羌传赞》:“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部落携离,酋豪猜贰。”章炳麟《訄书·原人》:“其种类不足民,其酋豪不足君。”2.土豪。《陈书·华皎传》:“时南州守宰多乡里酋豪,不遵朝宪。”《新唐书·王琚传》:“﹝王琚﹞在州与官属小史酋豪饮謔、摴博、藏鉤为乐。”3.盗匪头领。明沉德符《野获编·勋戚·惧内》:“唐末朱温、李克用,皆一时剧盗酋豪。”

【弥】《玉篇》同彌。(彌)〔古文〕《廣韻》武移切《集韻》《韻會》民切,音迷。《說文》弛弓也。又《玉篇》徧也。《周禮·春官·大祝》彌祀社稷禱。《註》彌猶徧也。又《類篇》終也。《詩·大雅》誕彌厥月。《傳》彌,終也。又《廣韻》益也。《論語》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又《廣韻》長也,久也。又遠也。《左傳·哀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也。《註》彌遠也。又祲也。《周禮·春官·祲》掌十煇之法,七曰彌。《註》彌者,白虹彌天也。又彌縫,補闕也。《易·繫辭》彌綸天地之道。《疏》彌,謂彌逢補合。《左傳·僖二十六年》彌縫其闕。又彌彌,猶稍稍也

【款附】诚心归附。三国魏曹植《策命晋公九锡文》:“公镇靖宇宙,翼播声教,海外怀服,荒裔款附。”《北齐书·元景安传》:“於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唐元稹《蛮子朝》诗:“鸟道绳桥来款附,非因慕化因为悚。”清沉磐《金陵漫兴》诗:“藩镇望风争款附,故将鸣鏑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