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言未是真男子,善处方名大丈夫

能言未是真男子,善处方名大丈夫

诗句读音
能言未是真男子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néng yánwèishìzhēn nán zǐ
善处方名大丈夫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hànchǔ fāng2dà zhàng fū

能言未是真男子,善处方名大丈夫释义

【能言】长于辩论;有独到的见解。《鬼谷子·中经》:“能言者儔善博惠。”《世说新语·文学》“晏闻弼名”刘孝标注引《王弼别传》:“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少而察惠,十餘岁便好庄老,通辩能言,为傅嘏所知。”宋叶适《制科》:“用科举之常法,不足以得天下之才,其偶然得之者,幸也。自明道景祐以来,能言之士有是论矣。”明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故曹刘阮陆,下及李杜,异曲同工,各擅其时,并称能言,何也?”2.议论而有见解者。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能言莫不襃尧,而尧政不必皆得也;举世莫不贬桀,而桀事不必尽失也。”北魏《高湛墓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真男子】犹言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汉。《水浒传》第五八回:“众人説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明梁云龙《海忠介公行状》:“孔子所谓强哉矫,而孟子所谓大丈夫乎!古今一真男子也。”

【善】〔古文〕譱《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蟺。《說文》吉也。《玉篇》大也。《廣韻》良也,佳也。《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又《詩·鄘風》女子善懷。《箋》善,猶多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註》善謂多于前。又《禮·曲禮·入國不馳註》馳善躙人也。《疏》善猶好也,車馳則好行刺人也。又《禮·王制註》善士謂命士也。又《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疏》善猶解也。又《禮·少儀》問道藝,曰:子習于某乎,子善于某乎。《疏》道難,故稱習。藝易,故稱善。又《前漢·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又與單

【处方】给病人开药方。《梁书·谢举传》:“举虽居端揆,未尝肯预时务,多因疾陈解,敕輒赐假,并手敕处方,加给上药。”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澄自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宋叶适《胡尚书奏议序》:“能言病未必能处方,不能言病,而輒处方,误人死矣。”清蔡复一《答刘学宪书》:“国医处方,剂剂皆中。”2.药方。徐特立《卫生展览会的重要意义》:“张仲景的处方,有研究的必要。”何士光《乡场上》:“她要任老大女人领娃娃去找乡场上那个医生,去开处方,去付药费。”典

【名】《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又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又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號也。《儀

【大丈夫】有志气、有节操、有作为的男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尔辈杀吾未晚,大丈夫视死若归,无名而死,然亦可惜。”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三章:“男子汉大丈夫不应该为一个女人来苦恼自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