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彼同怀人,迢迢隔山城
诗句 | 读音 |
---|---|
念彼同怀人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niànbǐtóng huáirén |
迢迢隔山城 | 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tiáo tiáogé shān2 |
念彼同怀人,迢迢隔山城释义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同怀】1.同心。指情投意合。晋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脩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晋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诗之一:“彼美同怀子,非尔谁为心。”2.指志趣相合或志趣相合者。南朝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唐贾至《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我有同怀友,各在天一方。”宋朱熹《和刘叔通怀游子蒙之韵》:“病餘我更无憀赖,勉为同怀一赋诗。”3.谓同胞兄弟姐妹。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武科》:“﹝胡某四子﹞以同怀四人而俱中武进士,大江以南所罕见者也。”清陈裴之《湘烟小录·瑞兰雪涕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迢迢】高貌。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宋司马光《次韵和宋复古春日》之五:“残春举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楼。”2.深貌。唐李涉《六叹》诗之二:“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迢迢碧甃千餘尺,竟日倚阑空叹息。”3.道路遥远貌;水流绵长貌。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云黯黯,水迢迢,风凛凛,雪飘飘。”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之五:“行行过太行,迢迢赴延安。”4.时间久
【隔山】之间的互称。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称谓之异》:“甘州人谓姊妹之夫,曰挑担。其异父之昆,曰隔山。”
【城】《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