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未仕初,饱食厕庠序

年少未仕初,饱食厕庠序

诗句读音
饱食厕庠序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拼音: bǎoshí|sì|yìcèxiáng xù
年少未仕初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九魚
拼音: nián shàowèishìchū

年少未仕初,饱食厕庠序释义

【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巧切,包上聲。《說文》厭也。《玉篇》飽滿也。《廣韻》食多也。《易·漸卦》飮食衎衎,不素飽也。《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世子亦不能飽。又《陸機·豪士賦》心翫居常之安,耳飽從諛之說。又姓。《正字通》宋添差通判臨江軍事飽安盈。又《五音集韻》許旣切,音欷。飫也。又古通有韻。《詩·小雅》牂羊墳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鮮可以飽。又叶彼五切,音補。《吳子·治兵篇》適其水草,節其飢飽。冬則溫廐,夏則凉廡。漢典考證:〔《禮·文王世子》嘗饌善,則世子亦能食。嘗饌寡

【厕】《唐韻》《集韻》《韻會》初吏切《正韻》初寺切,颸去聲。《說文》廁,淸也。《玉篇》圊溷也,雜也。《釋名》廁,言人雜在上,非一也。或曰溷,言溷濁也。或曰圊,至穢之處,宜常修治使潔淸也。《史記·項羽紀》沛公起如廁。又牀邊側謂之廁。《前漢·汲黯傳》衞靑侍中,上常踞廁視之。《註》應劭曰:牀邊側也。又《韻會》高岸夾水曰廁。《前漢·劉向傳》北臨廁。《註》服虔曰:廁側近水。又《廣韻》閒也,次也。《史記·樂毅傳》廁之賔客之中。又《集韻》察色切,音測。側也。《莊子·外物篇》廁足而墊之。ZDIC.NET汉典

【庠序】方学校。后亦泛称学校。《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义。”《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旧唐书·儒学传上·萧德言》:“自隋氏版荡,庠序无闻。”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2.安详肃穆。庠,通“详”。安详。《后汉书·左雄传》:“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之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战主国》:“僧徒肃穆,众仪庠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纤手举而淡泞风光,玉步移而威仪庠序。”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年少】。《战国策·赵策二》:“寡人年少,蒞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恐其年少,未能理事。”郭沫若《两个大星》诗:“婴儿的眼睛闭了,海边上坐着个年少的母亲。”2.犹少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好交结豪杰,年少争附之。”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其后补署,悉用年少。”清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我能令公颜丹髩緑而与年少争光风,听我歌此胜丝桐。”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仕】《唐韻》《韻會》鉏里切《集韻》上史切,音士。仕宦也。《禮·曲禮》四十曰强而仕。《禮運》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僕。又官名。登仕郞。見《隋書·百官志》。將仕郞,見《韓愈·與于襄陽書》。又察也。《詩·小雅》弗問弗仕,勿罔君子。《箋》不問而察之,則下民未罔其上矣。又通事。《詩·大雅》武王豈不仕。《註》仕,事也。又《韻補》叶牀舉切,音齟。《易林》伊伯致仕,去桀耕野。執順以傳,反和無咎。野音暑。咎音榘。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