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时文法密於织,羁縻束缚不自聊
诗句 | 读音 |
---|---|
念时文法密於织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niànshí wénfǎmìzhī|zhì |
羁縻束缚不自聊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平 拼音: jī míshù fùbù zì liáo |
念时文法密於织,羁縻束缚不自聊释义
【念】《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又姓。西魏太守念賢。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 《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时文】的文明。指礼乐制度等。《文选·张协<七命>》:“羣萌反素,时文载郁。”吕向注:“时文,谓礼乐也。”唐郑絪《唐享太庙乐章》:“於穆时文,受天明命。”2.当时的文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观其时文,雅好慷慨。”3.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对科举应试文体的通称。唐宋时指律赋。明清时特指八股文。宋文天祥《跋李龙庚殿策》:“士虽有圣贤之资,倘非俯首时文,无自奋之路。”《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若是三家村一个小孩子,粗粗里记得几篇烂旧时文,遇了个盲试官,乱圈乱点,睡梦里偷得个进士到手。”《儒林外史》第三六
【密】《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莫筆切《正韻》覓筆切,音蜜。《爾雅·釋山》山如堂者密。《郭璞註》山形如堂室者曰密。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一曰靜也。又《玉篇》止也,默也,深也。《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詩·周頌》夙夜基命宥密。《註》謂所以承藉天命者,宏深而靜密也。又《增韻》稠也,疎之對也。《易·小畜》密雲不雨。《詩·大雅》止旅廼密。《註》言其居止之衆,日以益密也。又《史記·功臣年表》罔亦少密焉。又祕也。《易·繫辭》幾事不密,則害成。又《禮·樂記》隂而不密。《註》密言閉也。又《禮·少儀》
【羁縻】亦作“羈靡”。亦作“羇縻”。1.系联。《汉书·郊祀志下》:“方士之候神入海求蓬莱者终无验……天子犹羈縻不絶,几遇其真。”颜师古注:“羈縻,繫联之意。马络头曰羈也。牛靷曰縻。”2.笼络;怀柔。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其义羈縻勿絶而已。”《汉书·匈奴传下》:“其慕义而贡献,则接之以礼让,羈靡不絶。”《旧唐书·徐坚传》:“坚以蛮夷生梗,可以羈縻属之,未得同华夏之制,劳师远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清龚
【束缚】1.捆绑。指被拘囚。《国语·齐语》:“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以亲为戮……’於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史记·李斯列传》:“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宋陆游《书感》诗:“幸得还故园,快若解束缚。”章炳麟《訄书·定版籍》:“农夫占田寡,而为佣耕。其收租税,亩钱三千以上。有闕乏,即束缚诣吏。”2.捆扎,缠束。《庄子·徐无鬼》:“齐人蹢子於宋者,其命閽也不以完,其求鈃钟也以束缚。”郭象注:“乃反以爱钟器为是。束缚,恐其破伤。”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蜀人爨薪皆短而麄,束缚齐密。”元赵
【不自聊】宋刘克庄《长相思·饯别》词:“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春愁不自聊。”宋赵令畤《候鲭录》卷五:“微之心不自聊,既出之翰墨,姑易其姓氏耳。”明高启《丁校书见招晚酌》诗:“正坐羈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