褭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
诗句 | 读音 |
---|---|
褭娜腰肢淡薄妆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niǎo nàyāo zhīdàn bózhuāng |
六朝宫样窄衣裳 | 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iù cháogōng yàngzhǎiyī shang |
褭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释义
【褭娜】亦作“裊娜”。1.草木柔弱细长貌。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诗:“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烟裊娜拂綺城。”前蜀牛峤《杨柳枝》词之一:“无端褭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清陈维崧《杨柳枝·本意》词:“裊娜丝杨水面生,波光柳态两盈盈。”朱自清《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2.女子体态轻盈柔美貌。唐韩偓《袅娜》诗:“褭娜腰肢澹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红楼梦》第五回:“贾母素知秦氏是极妥当的人,--因他生得裊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腰肢】亦作“腰支”。腰身;身段;体态。南朝梁沉约《少年新婚为之咏》:“腰肢既软弱,衣服亦华楚。”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之五:“花萼楼前初种时,美人楼上斗腰支。”前蜀韦庄《天仙子》词:“悵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花里小腰肢。”明徐渭《凯歌赠参将戚公》之二:“金印纍纍肘后垂,桃花寳玉称腰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諦视,则腰肢纤弱,鬟髻宛然,似一女子将一婢。”瞿秋白《赤都心史》一:“酒阑兴尽,倦舞的腰肢,已经颓唐散漫,睡态惺忪。”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庞儿不如照片上那么丰满,腰支也不如十
【淡薄】1.同“淡泊”。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向秀甘淡薄,深心託豪素。”宋陈师道《次韵苏公独酌》:“终然厌多事,超然趋淡薄。”粤剧《搜书院》第二场:“决不攀权附贵,宁守淡薄清高。”2.轻淡,微弱。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六:“路上的行人和车马都忙碌地幌动于淡薄的灯光里。”3.稀薄,清淡。谓密度小,或味不浓。唐韦应物《汉武帝杂歌》之一:“乃知甘醲皆是腐肠物,独有淡薄之水能益人。”宋柳永《引驾行》词:“轻烟淡薄和气暖,望花村路隐映摇。”明李时珍
【妆】《廣韻》《集韻》側羊切《正韻》側霜切,音莊。《說文》飾也。《司馬相如·上林賦》靚妝刻飾。《後漢·梁冀傳》冀妻孫壽,美而善爲疾態,作愁眉啼妝。《天寶遺事》妃施粉于兩頰,號淚妝。識者以爲不祥。《通鑑》周天元帝禁天下婦女施粉黛,皆黃眉黑妝。 从女,牀省聲。俗作粧娤。
【六朝】三国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史称为六朝。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六九:“祗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宋史·张守传》:“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清黄遵宪《元武湖歌和龙松岑》:“莽莽六朝兴废事,珠楼綺阁未渠央。”2.指魏、晋、后魏、北齐、北周和隋。这些朝代皆建都北方,称为北朝六朝。三国至隋统一前后三百馀年的历史时期亦统称为“六朝”,如:六朝建筑、六朝书法,皆兼举南北六朝而言。典
【宫样】皇宫中流行的装束、服具等的式样。唐玄宗《好时光》词:“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宋辛弃疾《浣溪沙·为岳母庆八十》词:“臙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将两叶赛宫样眉儿画,把一个宜梳裹脸儿搽,额角香鈿贴翠花,一笑有倾城价。”清洪昇《长生殿·私祭》:“旧时云髻抛宫样,依古观共焚香。”
【窄】《廣韻》側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側格切,音責。狹也,迫也,隘也。
【衣裳】1.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陈书·沉众传》:“其自奉养甚薄,每於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屨。”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妇衣》:“妇人之服不殊,谓衣裳,上下同色也。今惟越人服青为然。”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不肯涂红抹粉,也不愿穿鲜艳的衣裳。”2.《易·繫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汉焦赣《易林·坤之讼》:“天之德室,温仁受福,衣裳所在,凶恶不起。”3.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