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旌绛节仙家乐,金阙银台海上山

霓旌绛节仙家乐,金阙银台海上山

诗句读音
霓旌绛节仙家乐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ní jīngjiàng jiéjiā lè
金阙银台海上山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二十八山
拼音: jīn quèyín táihǎi shàng1

霓旌绛节仙家乐,金阙银台海上山释义

【霓旌】1.相传仙人以云霞为旗帜。《楚辞·刘向<九叹·远逝>》:“举霓旌之墆翳兮,建黄纁之总旄。”王逸注:“扬赤霓以为旌。”前蜀韦庄《喜迁莺》词:“香满衣,云满路,鸞凤绕身飞舞。霓旌絳节一羣羣,引见玉华君。”宋钱易《南部新书》癸:“高駢在淮南,有贄歌者,末章云:五色真龙上汉时,愿把霓旌引烟策。”明夏完淳《观涛》诗:“海女霓旌乍有无,雷鼓填填屏翳怒。”2.缀有五色羽毛的旗帜,为古代帝王仪仗之一。亦借指帝王。唐杜甫《哀江头》诗:“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明陆采《怀香记·假公荐举》:“閶闔欲开,霓旌飘颻乎翠树

【绛节】使者持作凭证的红色符节。南朝梁简文帝《让骠骑扬州刺史表》:“故以弹压六戎,冠冕九牧,岂止司隶絳节,金吾緹骑。”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诗:“絳节朱旗分日羽,丹心白刃酬明主。”明顾大典《青衫记·乐天蒙召》:“感吾皇宠召,趋命还朝,絳节朱轮,紫泥丹詔,履舃重登廊庙。”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2.传说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种仪仗。唐杜甫《玉台观》诗之一:“中天积翠玉臺遥,上帝高居絳节朝。”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神霄,皆赐威仪,设於殿帐座外。面南,东壁,从东第一架六物:曰锦繖、

【家乐】谓富豪家所蓄的歌妓。元乔吉《扬州梦》第一折:“老夫有一家乐女子,颇善歌舞,唤他出来伏事学士咱。”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就今晚筵间,出家乐女子数人。”

【金阙】1.道家谓天上有黄金阙,为仙人或天帝所居。《神异经·西北荒经》:“西北荒中有两金闕,高百丈。”唐杨炯《盂兰盆赋》:“晃兮瑶臺之帝室,赩兮金闕之仙家。”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金闕远,紫宸高,苍天梦梦。”2.指天子所居的宫阙。北齐颜之推《观我生赋》:“指金闕以长鎩,向王路而蹶张。”明沉鲸《双珠记·廷对及第》:“青云随步朝金闕,各要把此衷竭。”清赵翼《己卯元日早朝》诗:“糺縵五云金闕朗,太平中外一家春。”

【银台】传说中王母所居处。《文选·张衡<思玄赋>》:“聘王母於银臺兮,羞玉芝以疗飢。”旧注:“银臺,王母所居。”南朝梁江淹《空青赋》:“银臺之鸟,穆王之马。”胡之骥注:“银臺,王母所居之处。”明唐寅《七夕赋赠织女》诗:“银臺极夜留鱼钥,珠殿繁更绕凤旗。”2.见“银臺门”。3.见“银臺司”。4.银质或银色的烛台。唐段怀然《挽涌泉寺僧怀玉》诗:“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掛银臺。”五代刘保乂《生查子》词:“深秋更漏长,滴尽银臺烛。”明谢谠《四喜记·花亭佳偶》:“花簇银臺巧,花映金樽好。”汉

【海上】;海岛。《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荀爽﹞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汉滨。”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李善注引《汉书》:“匈奴乃徙苏武北海上无人处。”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秦始皇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南朝梁沉约《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唐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