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金光乍掩,检玉气俄通

泥金光乍掩,检玉气俄通

诗句读音
检玉气俄通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一東
拼音: 3yù qìétōng
泥金光乍掩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ní jīnguāngzhà

泥金光乍掩,检玉气俄通释义

【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奄切,兼上聲。《說文》書署也。《徐曰》書函之蓋,三刻其上,繩緘之,然後塡以泥,題書其上而印之也。《周禮·地官·司市註》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又玉檢,以玉爲檢也。《前漢·武帝紀封禪註》金泥玉檢。又書袠之簽曰檢。《後漢·公孫瓚傳》皁囊施檢。《類篇》俗謂之燕尾,又謂之排。又檢制也。《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又《爾雅·釋詁》檢,同也。《郭註》模範同等。又檢式也。《淮南子·主術訓》人主立法,先自爲檢式儀表,故令行于天下。又櫽栝謂之檢。《揚子·法言》蠢迪檢押。又檢點,官名。《宋史·

【玉气】谓祥瑞之气。南朝陈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寳沉餘玉气,剑隐絶星光。”清薛雪《一瓢诗话》:“沧海珠光,无非是泪;蓝田玉气;恍若生烟。”2.白色的云气。明郑若庸《玉玦记·赏花》:“重重金碧,楼阁丽层霄;隐隐丹青,峰峦浮玉气。”典

【俄】《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頃也。《廣韻》頃速也。《關尹子·八籌篇》鳥獸俄旬旬,俄逃逃。又與峩同。傾貌。《詩·小雅》側弁之俄。《前漢·揚雄傳》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又《世說新語》山濤曰: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將頹。

【通】〔古文〕《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統平聲。《說文》達也。《正韻》徹也。《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禮·學記》知類通達。又亨也,順也。《禮·儒行》上通而不困。《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又暢也。《爾雅》四時和爲通正。《註》通,平暢也。又總也。《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又開也。《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註》謂更開置之也。又也。《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註》謂道之也。又凡人往來交好

【泥金】1.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用于书画、涂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里涂饰器物。金元好问《续夷坚志·金狮猛》:“得一石,作狮形,色如泥金所涂。”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一:“接着便见婉小姐一手挽着小引儿,一手摇着泥金面小檀香细骨的折扇,袅袅婷婷来了。”参阅清邹一桂《小山画谱》。2.古代帝王行封禅礼时所用的玉牒有玉检、石检,检用金缕缠住,用水银和金屑泥封。见《后汉书·祭祀志上》。后因以借指封禅。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树石九旻,泥金八幽。”《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

【光】〔古文〕炗《唐韻》古黃切《集韻》《韻會》《正韻》姑黃切,廣平聲。《說文》从火在人上。本作灮,今作光。《徐曰》光明意也。《易·需卦》有孚光亨。《程傳》有孚則能光明而亨通。《正韻》輝光,明耀華彩也。又《集韻》太歲在辛曰重光。又諡法,能紹前業曰光。又姓。《廣韻》田光後,秦末子孫避地,以光爲氏。晉有光逸。又《集韻》古曠切,廣去聲。飾色也。或作。

【乍】《唐韻》鉏駕切《集韻》《正韻》助駕切,槎去聲。《增韻》暫也,初也,忽也,猝也,甫然也。《孟子》今人乍見孺子。又《荀悅·雜言》一俯一仰,乍進乍退。又《集韻》《類篇》卽各切。同作。三代鼎文款識,作皆書爲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