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回象藏,鹿苑发龙华

牛车回象藏,鹿苑发龙华

诗句读音
鹿苑发龙华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lù yuàn1|4lóng huá
牛车回象藏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niú chēhuíxiàngcáng|zàng

牛车回象藏,鹿苑发龙华释义

【鹿苑】1.饲养鹿的园囿。《春秋·成公十八年》“筑鹿囿”晋杜预注:“筑墙为鹿苑。”南朝宋鲍照《蒜山被始兴王命作》诗:“鹿苑岂淹睇,兔园不足留。”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品艳》:“犹记其靸轻烟,曳文雾,下六萌油碧,以宫綃扇障鬟,依母向鹿苑中,为荷花祝生日。”2.古苑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县北。《魏书·太祖纪》:“天兴二年二月,以所获高车众起鹿苑。”3.地名。《晋书·陆机传》:“长沙王乂奉天子与机战於鹿苑,机军大败,赴七里涧而死者如积焉。”4.即鹿野苑。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范祥雍校

【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伐切,音髮。《說文》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畝之中。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

【龙华】“龙花”。指龙华树。传说弥勒得道为佛时,坐于龙华树下,树高广四十里。因花枝如龙头,故名。唐王勃《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翻宝宇之龙花,溽露低枝;荡真文於贝叶,天童润色。”《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供养佛僧消灭障,来生必定礼龙花。”清龚自珍《百字令·蒋伯生得顾横波夫人小像靳予曰君家物也为填一词》词:“龙华刼换,问何人料理,断金零粉?”参见“龙华三会”、“龙华树”。鲜丽闪耀的光彩。《艺文类聚》卷七三引汉应瑒《车渠椀赋》:“纷玄黄以肜裔,曄豹变而龙华。”汉

【牛车】1.用牛拉的车。《韩非子·内储说上》:“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资治通鉴·汉景帝后三年》:“汉兴,接秦之弊,作业剧而财匱,自天子不能具钧駟,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胡三省注引颜师古曰:“以牛驾车也。余据汉时以牛车为贱,魏晋以后,王公始多乘牛车。”清陈维崧《南乡子·江南杂咏》词:“毁屋得緡上州府,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2.佛教语。喻普渡一切众生的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訶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於火宅。”唐张渭《送僧

【回】《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又《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又《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又《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又《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又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又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