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诗句读音
牛角书堪教村学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niú jiǎoshūkānjiào|jiāocūn xué
鱼羹饭胜食堂厨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虞
拼音: yú gēngfànshèngshí tángchú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释义

【牛角】牛的角。亦指牛角号。郭沫若《棠棣之花》第五幕:“我们想,他们仅仅两个人敢来偷尸,一定是不止两个人,一定有许多党羽埋伏在这城里,所以不敢追上去,才赶快吹起了牛角来。”

【堪】《唐韻》口含切《集韻》《韻會》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戡。《說文》勝也。又任也,可也。《家語》子貢曰:吳王爲人猛暴,羣臣不堪。《羊祜讓開府表》臣有何功,可以堪之。又堪輿,天地總名。《范浚心箴》茫茫堪輿,俯仰無垠。又《孟康曰》堪輿,神名,造輿宅書者。又山形奇怪也。《揚雄·蜀都賦》堪當隱倚。又姓。《風俗通》八元仲堪之後。又《說文》地突也。《徐鉉註》地穴中出也,據此與龕同。又《集韻》楚錦切,音墋。土也。一曰不淸澄。 通作勘,戡。別作龕。《正字通》經傳錯互者,因聲近而譌。

【教】〔古文〕《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廣韻》敎訓也。《玉篇》敎令也。《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又《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

【村学】学堂。旧时多指乡村私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石曼卿》:“若石曼卿《红梅诗》:‘认桃无緑叶,辨杏有青枝。’此至陋语,盖村学中体也。”《水浒传》第十五回:“小生这几年也只在晁保正庄上左近教些村学。”毛泽东《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在教育工作方面,不但要有集中的正规的小学、中学,而且要有分散的不正规的村学,读报组和识字组。”典

【鱼羹】鱼做的糊状食物。《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庾杲之甞往候,颐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杲之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羹数种。”前蜀李珣《渔歌子》词之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鱼羹》:“鱼羹亦有块、整之别:整鱼以白腮鱸鱼为上品,其次鯽鱼;块鱼以青鱼为上品,其次鲤鱼。”碧野《青山常在水长流》:“它们(水貂)被养育在水边的铁丝笼里,每只每天吃三两鱼羹。”

【饭】《廣韻》扶晚切《集韻》《韻會》父遠切,音笲。《玉篇》餐飯也。《禮·曲禮》飯黍毋以箸。又《文王世子》文王一飯亦一飯,文王再飯亦再飯。又《儀禮·少牢饋食禮·尸又食註》或言食,或言飯。食,大名,小數曰飯。《疏》食大名者,以其論語文多言食,故云食大名也。小數曰飯者,此少牢特言三飯五飯九飯之等,據一口謂之一飯,五口謂之五飯等,據小數而言,故云小數曰飯。又《論語》亞飯、三飯、四飯。《註》以樂侑食之官。《白虎通》王者平旦食、晝食、晡食、暮食,凡四飯,諸侯三飯,大夫再飯。又指本。《儀禮·士喪禮》設決麗于掔自飯持之。《註》

【胜】《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音星。《說文》犬膏臭也。从肉,生,意兼聲。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飯胜而苴熟。《禮·內則·秋宜犢麛膳膏腥釋文》腥,音星。雞膏也。說文作胜,云:犬膏臭也。又《集韻》七正切,音婧。《山海經》玉山有鳥焉,名曰胜遇。《註》音姓。又新佞切,音性。與腥同。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又《五音集韻》所庚切,音生。餼肉也。漢典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考證:〔一曰,不熟也。徐引禮記,飮胜而苴熟。〕 謹照原文飮胜改飯胜。

【食堂】旧时寺院或公堂中的会食之所。晋法显《佛国记》:“入食堂时,威仪齐肃,次第而坐。”唐赵璘《因话录·徵》:“每公堂食会,杂事不至,则无所检辖,惟相揖而已……又序行,至食堂门,揖侍御史。凡入门至食,凡数揖。”唐柳宗元《新食堂记》:“贞元十八年五月某日,新作食堂於县内之右,始会食也。”2.指机关、团体等供应本单位成员用膳之所。魏巍《走在时代的前面》:“建成社会主义的日子,并不会像我们的表针一指到十二点食堂里就开午饭那样的准确。”冰心《离家的一年》:“进了食堂,他便坐在小唐的桌上。”3.泛指经营和管理公共伙食的机构

【厨】《唐韻》直株切《集韻》《韻會》重株切,音躕。《說文》庖屋也。《孟子》是以君子遠庖廚也。又《玉篇》主也。《後漢·黨錮傳》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嚮,王章,爲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又櫝也。《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嘗以一廚畫寄桓。《南史·齊陸澄傳》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又馗廚,菌也。《爾雅·釋草》中馗菌。《註》地蕈也。今江東人名爲土菌。亦曰馗廚。又木名。《集韻》斯條國有廚木,汁肥,可用之煑餅。 《廣韻》俗作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