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农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释义
【农父】司徒的尊称。《书·酒诰》:“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孔传:“农父,司徒。”孔颖达疏:“父者,尊之词,以司徒教民五土之艺,故言农父也。”2.农夫。元冯子振《鹦鹉曲·农夫渴雨》曲:“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参见“农夫”。
【冤】《唐韻》《集韻》《韻會》於袁切,音鴛。《說文》屈也。从兔从冖。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廣韻》枉曲也。《史記·于定國傳》張釋之爲廷尉,天下無冤民。定國爲廷尉,民自以不冤。又冤句縣。《韻會》在曹州。句音劬。《正韻》亦作寃。
【辛苦】辛味与苦味。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若酸咸辛苦之不因甘肥不能成味也。”宋苏轼《东坡羹颂》:“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清金农《曲江之上杂书》诗之三:“辛苦服三苓,《本草》出袖内。”2.穷苦;困厄。《左传·襄公九年》:“其民人不获享其土利,夫妇辛苦垫隘,无所厎告。”《宋书·徐湛之传》:“永兴公主一门嫡长,早罹辛苦。”唐李白《寒女吟》:“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清刘大櫆《窦祠记》:“百姓辛苦流亡,无所控诉。”3.辛勤劳苦。《左传·昭公三十年》
【我】〔古文〕《唐韻》五可切《集韻》《韻會》語可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又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又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又《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又《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又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述】《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說文》循也。《論語》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又《廣韻》著述也。《正韻》修也,纘也,譔也。凡終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禮·樂記》識禮樂之文者能述。《又》述者之謂明。《儀禮·士喪禮》筮人許諾述命。《註》旣受命而申言之曰述。又也。《孟子》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又冠名。《後漢·輿服志》通天冠前有山展筩,爲述。記曰:知天者冠述。又通作術。《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又姓。《風俗通》魯大夫仲述之後。又叶樹僞切,音瑞。《曹植·酒賦》
【其】〔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又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又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又《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又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又山名。《前漢·
【情】〔古文〕啨《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正韻》慈盈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又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 《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