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
诗句 | 读音 |
---|---|
侬家本是持竿者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五馬 拼音: nóng jiāběnshìchí gānzhě |
为爱明时入帝乡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wéi|wèi4míngshírùdì xiāng |
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释义
【侬家】1.自称。犹言我。家,后缀。唐寒山《诗》之一六九:“儂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五代王延彬《春日寓感》诗:“也解为诗也为政,儂家何似谢宣城。”清吴伟业《画兰曲》:“珍惜沉吟取格时,看人只道儂家媚。”2.女子自称。犹言奴家。宋晏殊《菩萨蛮》词:“人人尽道黄葵淡,儂家解説黄葵艳。可喜万般宜,不劳朱粉施。”宋苏轼《次韵代留别》:“他年一舸鴟夷去,应记儂家旧住西。”元杨椿《西湖竹枝词》:“儂家生长在西湖,暮管朝絃随处呼。”3.旧时女子称自己的家。元姚文奂《竹枝词》之一:“儂家只在断桥边,劝郎切莫下湖船。”清黄燮清《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持竿】执持钓竿。指钓鱼。《庄子·秋水》:“庄子钓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诗:“生事且瀰漫,愿为持竿叟。”
【者】《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赭。《說文》別事詞也。从白聲。,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又《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又叶阻可切。《繆襲·挽
【爱】〔古文〕《唐韻》烏代切《集韻》《韻會》於代切《正韻》於蓋切,同。仁之發也。从心旡聲。又親也,恩也,惠也,憐也,寵也,好樂也,吝惜也,慕也,隱也。又《孝經·諫諍章疏》愛者,奉上之通稱。又《諡法》嗇於賜與曰愛。又姓。宋刺史愛申。又叶烏胃切,音穢。《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楚辭·九章》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袁宏·名臣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已存愛。《謝瞻·答靈運詩》尋塗塗旣睽,卽理理已對。絲路有恆悲,矧乃所在愛。 小篆作。
【明】〔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又《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又《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又《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又《詩·小雅》祀事孔明。《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帝乡】;仙乡。《庄子·天地》:“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文选·鲍照<舞鹤赋>》:“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刘良注:“帝乡,天帝之乡也。”宋王安石《和韩子华斋居晚兴》诗:“追攀坐嘆风尘隔,空听钧天梦帝乡。”郁达夫《金丝雀》诗之二:“早知骨里藏红豆,悔驾天风出帝乡。”2.京城;皇帝居住的地方。唐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清顾炎武《京阙篇》:“帝乡秋惝怳,天闕岁峥嶸。”郑泽《有寄》诗:“昨夜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