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塘争赴荡舟期,行唱菱歌著艳词

暖塘争赴荡舟期,行唱菱歌著艳词

诗句读音
暖塘争赴荡舟期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七之
拼音: nuǎntángzhēng fùdàng zhōuqī|jī
行唱菱歌著艳词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háng|xíngchànglíng gēyàn cí

暖塘争赴荡舟期,行唱菱歌著艳词释义

【暖】《廣韻》同。《禮·月令》行春令則暖風來至。《楚辭·天問》何所冬暖。又《集韻》許元切,音暄。柔貌。《莊子·徐無鬼》有暖姝者。《音義》吁爰反。柔貌。又《集韻》火遠切,音咺。義同。

【塘】《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也。築土遏水曰塘。《吳越春秋》夫差姑蘇臺東,丹湖萬頃,內有金銀塘。又《錢塘志》曹華信立防海塘,募致土石一斛與錢一千,來者如雲。乃曰:不復需土。皆棄而去。塘成,因名錢塘。又瞿塘,在夔州東。《方輿勝覽》瞿塘,古西陵峽,乃三峽之門。《杜甫詩》衆水會培萬,瞿塘第一門。 通作唐。

【争赴】争相前往。《后汉书·袁绍传》:“﹝绍﹞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唐刘禹锡《观市》诗:“鸡鸣而争赴,日中而駢闐。”

【荡舟】推舟,行于陆地。《论语·宪问》:“南宫适问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奡多力,能陆地行舟。”邢昺疏:“盪,训推也,能陆地推舟而行。”一说,以舟船冲锋陷阵。见清顾炎武《日知录·奡盪舟》。2.划船。唐刘禹锡《采菱行》:“盪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1.簸荡船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蔡女为桓公妻,桓公与之乘舟,夫人荡舟,桓公大惧。”《淮南子·人间训》:“蔡女荡舟,齐师大侵楚。”2.用水师冲锋陷阵。《论语·宪问》:“羿善射,奡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顾炎武《

【期】〔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音其。《說文》會也。《易·歸妹》歸妹愆期。又《書·大禹謨》耄期倦于勤。《禮·曲禮》百年曰期頤。《註》期,猶要也。又《書·大禹謨》期于予治。《傳》期,當也,當于治體。又《前漢·路溫舒傳》刻木爲吏,期不對。《註》期,必也。又《莊子·庚桑楚》志乎期費。《註》期,卒也。費,耗也。又《莊子·寓言篇》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註》期,待也。又《玉篇》時也,契約也。《廣韻》信也,限也。又《爾雅·釋宮》八達謂之崇期。《註》四道交出。又口吃。《史記·周昌傳》臣期期知其不可。又

【行】《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

【唱】〔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又《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菱歌】之歌。南朝宋鲍照《采菱歌》之一:“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唐王勃《采莲赋》:“听菱歌兮几曲,视莲房兮几珠。”明唐寅《题自画山水》诗之四:“烟山云树靄苍茫,渔唱菱歌互短长。”汉

【艳词】“艳辞”。亦作“艷词”。1.艳丽的文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甘意摇骨体,艳词动魄识。”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唐白居易《采诗官》诗:“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曹植词赋……及其弊也,则採摘艳辞,纤冶伤雅。”2.常指描写情爱的诗词。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三》:“和鲁公凝有艷词一编,名《香奩集》。”明唐顺之《送陆训导序》:“夫古声诗之义不传,而艳词丽曲譁於民间,此最教化者之所禁也。”清褚人穫《坚瓠补集·詹天游》:“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