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墙分吏事,远道启津门

女墙分吏事,远道启津门

诗句读音
远道启津门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yuǎn dàoqǐjīnmén
女墙分吏事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nǚ qiángfēn|fènlì shì

女墙分吏事,远道启津门释义

【远道】子·辞过》:“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够,远道不至。”汉刘向《说苑·尊贤》:“是故游江海者託於船,致远道者託於乘。”唐杜甫《登舟将适汉阳》诗:“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柯岩《快活的小诗·看球记》:“妈妈可盼着‘新疆’得胜,因为‘新疆’是远道来的客人。”参见“远路”。

【启】《唐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音棨。《說文》開也。从戶从口。《玉篇》書曰启明,本亦作啓。又《爾雅·釋天》明星謂之启明。《註》太白星也。晨見東方爲启明,昏見西方爲太白。○按《詩·小雅》作啓明。

【津】〔古文〕《唐韻》將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資辛切,音蓁。《說文》渡也。《書·泰誓》大會于孟津。《正義》孟是地名,津是渡處。又潤也。《周禮·地官》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澤,其民黑而津。又星次名。《爾雅·釋天》析木謂之津。又星名。《甘氏星經》天津九,星在虛北河中,主津瀆,津梁。又河津。《辛氏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魚不能上,上則爲龍。又楚地名。《左傳·莊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敗于津。又觀津,縣名。《輿地廣記》本趙地,漢爲縣,屬信都郡。又濟渡後學之意。《劉勰·新論·崇學篇》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言之妙,非學

【门】《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音捫。《說文》聞也。从二戸,象形。《玉篇》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戸,在區域曰門。《博雅》門,守也。《釋名》捫也。言在外爲人所捫摸也。《易·同人》同人于門。《註》心無係吝,通夫大同,出門皆同,故曰同人於門也。《書·舜典》賔于四門,四門。《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

【女墙】见“女墙”。亦作“女墻”。1.城墙上呈凹凸形的小墙。《释名·释宫室》:“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墻,言其卑小,比之於城。”《宋书·南平穆王铄传》:“宪督厉将士,固女墙而战,贼之死者,尸与城等。”唐刘长卿《登馀干古县城》诗:“官舍已空秋草緑,女墻犹在夜乌啼。”《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只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2.泛指矮墙。《红楼梦》第一○二回:“﹝尤氏﹞便从前年在园里开通寧府的那个便门里走过去了,觉得凄凉满目,臺榭依然,女墻一带都种作园地一般,心中悵然如有所失。”郁达夫《沉沦》五:“见沿高壁的那山面上

【分】《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又《增韻》裂也,判也。又《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又《玉篇》隔也。又《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又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又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又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又《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又《唐韻》扶問切

【吏事】务。《南齐书·倖臣传·刘系宗》:“係宗久在朝省,闲於职事。明帝曰:‘学士不堪治国,唯大读书耳。一刘係宗足持如此辈五百人。’其重吏事如此。”《新唐书·封伦传》:“虞世基得幸煬帝,然不悉吏事,处可失宜。”清姚鼐《中宪大夫云南临安府知府王君墓志铭》:“君厌吏事,遂不復就官。”2.指刑狱之事。《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綰常随出入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