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叶缀为衣,东西泣路岐
藕叶缀为衣,东西泣路岐释义
【藕】《唐韻》五口切,音偶。《爾雅·釋草》荷,芙蕖。其根藕。《韻會》凡芙蕖行根如竹行鞭,節生一葉一華,華葉常偶,故謂之藕。《續博物志》藕生應月,閏月益一節。又地名。《水經注》白渠又徑藕原。又《唐韻古音》音麌。《司馬相如·上林賦》與波搖蕩,奄薄水渚。唼喋菁藻,咀嚼菱藕。 《說文》作蕅。《類篇》作。
【叶】《玉篇》古文協字。《後漢·律曆志》叶時月正日。餘詳十部六畫。又《集韻》同旪。《前漢·五行志》次四曰旪用五紀。《註》師古曰,旪讀曰叶。又《正韻》同汁。《張衡·西京賦》五位相汁,以旅于東井。《註》汁、叶同。(葉)《唐韻》與涉切《集韻》《正韻》弋涉切,音枼。《說文》草木之葉。《陸游詩註》吳人直謂桑曰葉。又世也。《詩·商頌》昔在中葉,有震且業。又《博雅》聚也。又書冊。《歐陽修曰》唐人藏書皆作卷軸,後有葉子,似今策子。又姓。《通志·氏族略》葉氏,舊音攝,後世與木葉同音。又與通。《儀禮·士冠禮》贊者洗於房中,側酌醴,
【缀】《廣韻》陟衞切《集韻》《韻會》株衞切,音錣。《博雅》連也。《玉篇》緝也。《書·立政》綴衣。《傳》掌衣服。《疏》衣服必連綴著之,知綴衣是掌衣服者。《禮·內則》紉箴請補綴。又《書·顧命》底席綴純。《傳》綴,雜彩有文之具。又《詩·商頌》爲下國綴旒。《傳》綴,猶結也。《禮·檀弓》殷主綴重焉。《註》殷人作主,而聯其重縣諸廟也。又《禮·樂記》行其綴兆。《註》綴,表也,所以表行列也。又《前漢·高帝紀》綴之以祀。《註》綴言不絕也。又《荀子·非十二子篇》綴綴然。《註》不乖離之貌。又竹劣切,音掇。《儀禮·士喪禮》綴足用燕几。
【东西】方位名。东方与西方;东边与西边。《墨子·节用中》:“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汉刘向《九叹·远逝》:“水波远以冥冥兮,眇不睹其东西。”《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看椅上坐。钱青自谦幼辈,再三不肯,只得东西昭穆坐下。”叶圣陶《黄山三天》:“文殊院前边的文殊台比较宽阔些,可是靠南突出的东西两块大石,顶部凿平,留着边缘作自然的栏杆,那地位更窄了。”2.从东到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四:“秦为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北齐书·文宣帝纪》:“先是
【泣】《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又《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又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
【路岐】“路歧”。1.歧路;岔道。《初学记》卷十六引晋王廙《笙赋》:“发千里之长思,咏别鹤於路歧。”唐刘驾《相和歌辞·贾客词》:“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将今夜伺之於路歧,与决生死。”2.指路歧人。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为路岐,恋佳人,金珠使尽没分文。”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专,这的是才人书会剗新编。”《平妖传》第三一回:“众位在上!媳妇不是路岐,也不会卖药打卦。”参见“路岐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