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
诗句 | 读音 |
---|---|
忘归才子家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九麻 拼音: wàng guīcái zǐ1|0|0 |
偶与息心侣 |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八語 拼音: ǒuyǔ|yù|yúxī xīnlǚ |
偶与息心侣,忘归才子家释义
【忘归】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晋左思《吴都赋》:“舜禹游焉,没齿而忘归。”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云梦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李周翰注:“忘归,矢名。”
【才子】古称德才兼备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齐圣广渊,明允诚篤,天下之民谓之八愷。”后多指有才华的人。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唐朱庆餘《送窦秀才》诗:“江南才子日纷纷,少有篇章得似君。”《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这人是有子建之才,潘安之貌,江南数一数二的才子。”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象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2.方言。刚才。《西游记》第四一回:“你才子发昏的,若不是老猪救你啊,已此了帐了,还不谢我哩!”《西游记》
【家】〔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又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
【偶】《唐韻》五口切《韻會》語口切,音耦。凡數,雙曰偶,隻曰奇。《禮·郊特牲》鼎俎奇而籩豆偶,隂陽之義也。又《爾雅·釋詁》合也。《註》謂對合也。又牉合也。《賈誼·五餌》言偶人無時。《韓詩》言不失時,以偶爲牉合也。又《家語》聖人因時,以合偶男女。又儕輩曰偶。《前漢·黥布傳》率其曹偶,亡之江中。又適然也。《列子·楊朱篇》鄧析謂子產曰:鄭國之治偶耳,非子之功也。又俑也。象人曰偶,木土像亦曰偶。《史記·孟嘗君傳》木偶人謂土偶人。一作寓禺。《前漢·郊祀志》木寓龍。《史記·封禪書》木禺龍。同偶。別作,非。又姓。明洪武中,偶
【与】《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又《博雅》如也。《前
【息心】梵语“沙门”的意译。谓勤修善法,息灭恶行。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於无为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凝圆寺》:“地形高显,下临城闕,房廡精丽,竹柏成林,实是净行息心之所也。”2.排除俗念。唐岑参《终南双峰草堂》诗:“歛跡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清吴伟业《西田招隐诗》之一:“到此身世宽,息心事樵牧。”3.谓不再想望。《明史·贾近山传》:“人或裹足毁裳,息心仕进。”4.静心,专心。张孝若《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在开议的时候,陈述理由,滔滔不绝,大家都息心静听。”5.
【侣】《唐韻》力舉切《集韻》《韻會》《正韻》兩舉切,音旅。徒伴也。《陸璣·草木疏》麟不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