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宫复閟,寂寞无闻

泮宫复閟,寂寞无闻

诗句读音
寂寞无闻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jì mòwú wén
泮宫复閟平仄:仄 平 仄
韵脚:去六至
拼音: pàn gōngfùbì

泮宫复閟,寂寞无闻释义

【寂寞】空虚无物。《吕氏春秋·审分》:“是故於全乎去能,於假乎去事,於知乎去几,所知者妙矣。若此则能顺其天,意气得游乎寂寞之宇矣。”《淮南子·俶真训》:“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虚无寂寞,萧条霄雿。”《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风尘不起,囹圄寂寞。”吕向注:“寂寞,言空虚也。”2.寂静无声;沉寂。《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巡陆夷之曲衍兮,幽空虚以寂寞。”王逸注:“寂寞,无人声也。”晋谢道韫《登山》诗:“巖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老舍《微神》:“﹝小房子﹞里边什么动静也没有,好象它是寂寞的发源地

【无闻】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论语·子罕》:“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已。”唐张祜《访许用晦》诗:“怪来音信少,五十我无闻。”金元好问《刘远笔》诗:“宣城诸葛寂无闻,前后两刘新册勋。”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政绩无闻,抵犯贪暴者,放归田里。”2.听不见;没有听到。《孟子·滕文公下》:“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汉刘向《说苑·正谏》:“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太平广记》卷三六九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岑顺》:“夜中闻鼓鼙之声,不知所来,及出户,则无闻。”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国有大赦

【泮宫】西周诸侯所设大学。《诗·鲁颂·泮水》:“既作泮宫,淮夷攸服。”《汉书·郊祀志上》:“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后泛指学宫。唐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辟雍所以行其礼,泮宫所以辨其教。”清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两耳太聪》:“族叔印川少府,少与前两广总督吴槐江先生,同入泮宫,最为莫逆。”一说,泮宫为春秋鲁僖公筑于泮水边的宫室。是僖公饮酒作乐、演武庆功之所。汉代始以之为诸侯的学宫,后人遂因袭汉说。见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閟】《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兵媚切,音祕。《說文》閉門也。又凡隱而不發皆作閟。《詩·鄘風》視爾不臧,我思不閟。《傳》閟,閉也。《釋文》閟,悲位反。《左傳·莊三十二年》初公築臺臨黨氏,見孟任,從之閟。《註》閟,不從公。又《閔二年》狐突曰:命以時卒,閟其事也。《註》冬十二月閟盡之時。《前漢·盧綰傳》綰愈恐閟匿。又《玉篇》愼也。《書·大浩》天閟毖我成功所。《傳》言天愼勞我周家成功所在。又神也。《詩·魯頌》閟宮有侐。《箋》閟,神也。又《正韻》深也,幽也。《詩·魯頌·閟宮朱傳》深閉也。又《五音集韻》彼義切,音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