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诗句 | 读音 |
---|---|
潘郎晓踏河阳春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十八諄 拼音: pān lángxiǎotàhé yángchūn |
明珠白璧惊市人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拼音: míng zhūbái bìjīngshì rén |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释义
【潘郎】指晋潘岳。岳少时美容止,故称。南朝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宋史达祖《夜行船》词:“白髮潘郎宽沉带,怕看山,忆他眉黛。”明叶宪祖《夭桃纨扇》第一折:“河阳城里鬭丰神,好映潘郎彩色新。”宁太一《秋兴四迭前韵》之二:“潘郎老去情丝减,谁与重栽一县花?”后亦以代指貌美的情郎。前蜀韦庄《江城子》词之一:“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宋周邦彦《玲珑四犯》词:“穠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艷。”参见“潘安”。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踏】《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玉篇》足著地也。又《集韻》《韻會》《正韻》達合切,音沓。踐也。《說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樂府》有踏歌詞、踏歌行。
【河阳】1.黄河北岸。南朝梁江淹《别赋》:“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元袁桷《清明》诗:“河南禁酒河阳饮,醉醒相看总有情。”2.晋潘岳曾任河阳县令,后多以“河阳”指称潘岳。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宋苏辙《寄题江涣长官南园茅斋》诗:“河阳罢后成南圃,彭泽归来卧北窗。”宁调元《燕京杂诗》之二:“容易河阳丝两鬢,妇人醇酒未应怜。”
【春】〔古文〕萅旾《廣韻》昌脣切《集韻》《韻會》樞倫切,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又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又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又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又《集韻》尺尹切,音蠢。《周
【明珠】1.光泽晶莹的珍珠。汉班固《白虎通·封禅》:“江出大贝,海出明珠。”《新唐书·薛收传》:“明珠兼乘,未若一言。”鲁迅《花边文学·<如此广州>读后感》:“汉求明珠,吴征大象,中原人历来总到广东去刮宝贝。”2.比喻忠良的人。《楚辞·刘向<九叹·忧苦>》:“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璣之坚藏。”王逸注:“言忠良弃捐,谗佞珍用也。”3.比喻可宝贵的事物。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诗:“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汀诗九十六字。”此谓卢汀诗字字似明珠。朱德《和董老过春节诗》:
【白璧】中有孔的白玉。《管子·轻重甲》:“禺氏不朝,请以白璧为币乎?”《史记·滑稽列传》:“于是齐威王乃益齎黄金千溢,白璧十双,车马百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璧一双。”宋刘过《念奴桥·留别辛稼轩》词:“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市人】1.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夫人姜氏归於齐,大归也。将行,哭而过市曰:‘天乎!仲为不道,杀适立庶。’市人皆哭。”《后汉书·王霸传》:“光武令霸至市中募人,将以击郎。市人皆大笑。”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谑对》:“﹝姜吏部如须﹞与徐孝廉昭法友善,一日同行閶门市……相与抵掌大噱,市人皆惊。”2.市民;城市平民。《吕氏春秋·简选》:“驱市人而战之,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宋史·食货志上》:“庆历三年,詔民犯法可矜者别为赎令,乡民以穀麦,市人以钱帛。”宋周密《武林旧事·端午》:“市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