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诗句读音
磻溪有心者平仄:平 仄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五馬
拼音: pán xīyǒu|yòuxīnzhě
垂白肯湮沦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chuí báikěnyān lún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释义

【磻溪】谿”。亦作“磻磎”。水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传说为周吕尚未遇文王时垂钓处。亦借指吕尚。《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於棘津,钓於磻溪。”晋李石《续博物志》卷八:“汲县旧汲郡,有硤水为磻溪,太公钓处,有太公泉、太公庙。”《陈书·高祖纪上》:“是以文武之佐,磻磎藴其玉璜;尧舜之臣,荣河鏤其金版。”唐韩愈《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明张四维《双烈记·决计》:“淳化功名推许国,磻溪功业重西周。”清方文《姜先生六十双寿》:“非熊若是磻谿老,此日垂竿竹尚青。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者】《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音赭。《說文》別事詞也。从白聲。,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又《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又《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又叶阻可切。《繆襲·挽

【垂白】网1.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颜师古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宋苏轼《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清吴敏树《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春宫,此何为哉!”2.老年人。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网

【肯】〔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又《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又。

【湮沦】沦落;埋没。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唐李德裕《清冷池怀古》诗:“兴废由所感,湮沦斯可哀。”宋苏洵《上张侍郎第一书》:“一门之中,惟此二子不忍使之復为湮沦弃置之人。”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到嬴秦儒风已灭,从此后圣学湮沦。”《红楼梦》第七八回:“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