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

诗句读音
裴生清通嗣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七志
拼音: péishēngqīng tōngsì
阳子盛德后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四十五厚
拼音: yáng zǐshèng déhòu

裴生清通嗣,阳子盛德后释义

【裴】《唐韻》薄回切《集韻》蒲枚切,音陪。《玉篇》長衣貌。又姓。《通志·氏族略》裴氏,嬴姓,伯益之後,秦非子之孫,封鄕,因以爲氏。六代孫陵,當周僖王之時,封爲解邑君,乃去邑從衣。又西域有裴氏。又裴回,與徘徊通。《前漢·燕刺王傳》裴回兩渠閒兮,君子獨安居。又《廣韻》符非切,音肥。卽裴,縣名。《前漢·地理志》魏郡卽裴。又《韻會》匪微切。義同。《漢書·應劭註》音非。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清通】通泰。晋索靖《月仪帖》:“四表清通,俊乂濯景,山无由皓之隐,朝有二八之盛。”《晋书·惠帝纪》:“蠲除苛政,爱人务本。清通之后,当还东京。”2.清明通达。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上》:“裴楷清通,王戎简要。”《隋书·儒林传序》:“爰自汉魏,硕学多清通,逮乎近古,巨儒必鄙俗。”唐聂夷中《题贾氏林泉》诗:“市朝束名利,林泉繫清通。”清钱谦益《客涂有怀吴中故人》诗之五:“共许清通持水镜,还期淳朴挽风流。”3.指文章层次清楚,文句通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温太真之笔记,循理而清通。”《儒林外史》第三

【阳子】指伯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驂乘,孅阿为御。”司马贞索隐引张揖曰:“阳子,伯乐也。孙阳字伯乐,秦穆公臣,善御者也。”

【盛德】1.指四时之盛气。《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孔颖达疏:“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故云盛德在木。”2.指盛美之事。《左传·僖公七年》:“夫诸侯之会,非德刑礼义无国不记,记姦之位,君盟替矣。作而不记,非盛德也。”3.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繫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唐岑参《故仆射裴公挽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謨作世程。”《儒林外史》第二七回:“后来我家岳选了典史,安庆的乡绅人家,因他老人家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