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

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

诗句读音
落落珠玑小大邹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luò luòzhū jīxiǎodà|dài|tàizōu
篇篇秀润东南竹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piānxiù rùndōngnán zhú

篇篇秀润东南竹,落落珠玑小大邹释义

【落落】1.犹磊落。常用以形容人的气质、襟怀。《三国志·蜀志·彭羕传》:“若明府能招致此人,必有忠讜落落之誉。”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明李东阳《明故奉政大夫乔君墓志铭》:“稍长,落落有大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献县史某,佚其名,为人不拘小节,而落落有直气。”黄葆桢《赠徐公孟》诗:“落落徐公孟,青年多苦吟。”参见“磊落”。2.形容孤高,与人难合。宋李纲《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疎,自笑落落而难合。”清周亮工《<托素斋诗>序》:“媿曾復落落不肯苟同於俗,

【珠玑】1.珠宝,珠玉。《墨子·节葬下》:“诸侯死者,虚车府,然后金玉珠璣比乎身。”《文选·扬雄<长杨赋>》:“后宫贱瑇瑁而疏珠璣。”李善注:“字书曰‘……璣,小珠也。’”宋丘崈《洞仙歌·辛卯元夕》词:“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璣翠羽。”清钮琇《觚賸·石言》:“珠璣犀象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而於我乎何有?”2.比喻美好的诗文绘画等。唐方干《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璣续向笔头生。”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夫人闻知苏軾胸怀锦绣,口吐珠璣,有贯世之才。”清黄鷟来《题黎于郑为杨舒文画山水

【大】〔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徒蓋切。《正韻》度柰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又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又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又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又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

【邹】《龍龕》俗鄒字。(鄒)《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徐曰》《孟子題辭》邾國至孟子時,魯穆公攺曰鄒。又通作騶。《史記·孟軻傳》孟子,騶人也。又姓。《廣韻》漢有鄒陽。又《字彙補》從娶切,音聚。《史記·孔子世家》如顏濁鄒之徒。《正義》鄒,音聚。俗省作邹。互詳前郰字註。

【秀润】秀丽滋润;秀丽泽润。唐薛逢《与崔秀才书》:“远想淮山秀润,水木幽奇,扇枕之餘,謳吟自适。”宋张耒《鲁直惠洮河绿石作冰壶研次韵》:“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金麻革《游龙山记》:“沿溪曲折行数里,草木渐秀润。”明徐渭《书沉徵君周画》:“作细描,秀润絶类赵文敏、杜惧男。”《花月痕》第十六回:“秋痕楷书原来如此秀润。”

【东】《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詩·大雅》東有啓明。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

【南竹】南山的竹子。借指竹简。《南齐书·谢超宗传》:“超宗罪愈四凶,过穷南竹。”参见“罄竹难书”。2.即毛竹。竹的一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