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云天外立,短棹雨中行

片云天外立,短棹雨中行

诗句读音
短棹雨中行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duǎn zhàoyǔ|yùzhōng xíng
片云天外立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入二十六緝
拼音: piàn|piānyún tiānwàilì

片云天外立,短棹雨中行释义

【短棹】。1.划船用的小桨。五代阎选《定风波》词:“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宋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元张宪《赋松江渔者》:“短櫂轻舟白髮翁,往来常在泖西东。”清侯方域《与阮光禄书》:“僕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2.指小船。唐戴叔伦《泛舟》诗:“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烟迷。”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词:“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

【雨】〔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王矩切,音羽。《說文》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玉篇》雲雨也。《元命包》隂陽和爲雨。《大戴禮》天地之氣和則雨。《釋名》輔也。言輔時生養。《易·乾卦》雲行雨施,品物流行。《書·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又《爾雅·釋天》暴雨謂之涷,小雨謂之霡霂,久雨謂之淫。陸佃云:疾雨曰驟,徐雨曰零,久雨曰苦,時雨曰澍。又穀雨,二十四氣之一。見《後漢·律曆志》。又《正字通》雨虎,蟲名。遁甲開天圖曰:霍山有雨虎,狀如蠶,長七八寸,在石內,雲雨則出,可炙食。或曰石蠶之類。詳見《本草

【中行】1.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2.泛指中庸之道。清姚鼐《方侍庐先生墓志铭》:“先生默默,独守中行。”3.中等德行。《荀子·子道》:“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篤,人之中行也。”1.中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作三行以御狄,荀林父将中行。”《吴越春秋·夫差内传》:“范蠡在中行,左手提鼓,右手操枹而鼓之。”参见“三行”。2.中列。《吴子·励士》:“於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减。”3.唐宋时,尚书省分六

【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見切,偏去聲。《說文》判木也。从半木。《廣韻》析木也。《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註》孔曰:片,猶偏也。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朱註》片言,半言也。又《增韻》瓣也。又茶亦以片計。《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蘇軾詩》建茶三十片。又《集韻》《類篇》普半切,音泮。《集韻》本作牉。《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詳牉字註。

【云天】1.高空。《庄子·大宗师》:“黄帝得之,以登云天。”唐岑参《过碛》诗:“黄沙磧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宋苏轼《书王晋卿画·西塞风雨》诗:“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严文井《<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序言》:“我们在沙滩上捡起了自己喜爱的贝壳,可是千万也别忘了望望远方,望望云天和波浪。”2.引申为高厚。《三国演义》第十六回:“伏自将军垂念,令备于小沛容身,实拜云天之德。”《好逑传》第一回:“兄长自是贵人,小弟贫贱,素不识荆,今又正在患难之中,怎知贱姓,过蒙宽慰,自是兄长云天高谊。”3.比喻

【立】《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入切,音力。《說文》立,住也。《釋名》立,林也。如林木森然,各駐其所也。《廣韻》立,行立。《禮·曲禮》立必正方。又成也。《禮·冠義》而後禮義立。又堅也。《易·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論語》三十而立。又樹立也。《易·說卦傳》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伊訓》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左傳·襄二十四年》穆叔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又置也,建也。《書·牧誓》立爾矛。《周禮·天官》建其牧,立其監。《左傳·桓二年》師服曰:天子建國,諸侯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