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语消威猛,三军尽辑柔

片语消威猛,三军尽辑柔

诗句读音
三军尽辑柔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sān jūnjìn|jǐnjíróu
片语消威猛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piàn|piān3|4xiāowēi měng

片语消威猛,三军尽辑柔释义

【三军】1.周制,诸侯大国三军。中军最尊,上军次之,下军又次之。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2.军队的通称。《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汉书·灌夫传》:“魏其言灌夫父死事,身荷戟驰不测之吴军,身被数十创,名冠三军。”唐章孝标《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诗:“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说唐》第一回:“﹝晋王﹞将宫内之物,给赏三军,班师回朝。”毛泽东《长征》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辑】《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音集。《說文》車和輯也。《六書故》合材爲車咸相得謂之輯。又《玉篇》和也。《正韻》睦也。《書·湯誓》輯寧爾邦家。又吐辭和好曰輯。《詩·大雅》辭之輯矣。又顏色和柔亦曰輯。《詩·大雅》輯柔爾顏。又斂也。《書·舜典》輯五瑞。《禮·檀弓》蒙袂輯屨。《註》力憊不能斂屨也。又與集通。《前漢·郊祀歌》澤汪濊,輯萬國。又與楫通。《前漢·兒寬傳》統楫羣元。《註》楫,聚也。當作輯。又《公孫弘傳》發輯濯士。《註》輯,本從木,其音同耳。又與揖通。《晉語》君輯大夫就車。《註》輯作揖。

【柔】《唐韻》耳由切《集韻》《韻會》《正韻》而由切,受平聲。《說文》木曲直也。又柔者剛之反。《易·說卦》立地之道,曰柔與剛。《書·洪範》沈潛剛克,高明柔克。《老子·道德經》豈非以其柔耶。又安也。《書·舜典》柔遠能邇。又服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我得天,楚伏其罪,我且柔之矣。又草木新生曰柔。《詩·小雅》薇亦柔止。又國名。《前漢·地理志》屬琅邪郡。 俗作,非。

【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見切,偏去聲。《說文》判木也。从半木。《廣韻》析木也。《玉篇》半也,判也,開坼也。《論語》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註》孔曰:片,猶偏也。聽獄必須兩辭,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獄者,惟子路可。《朱註》片言,半言也。又《增韻》瓣也。又茶亦以片計。《白居易詩》綠芽十片火前春。《蘇軾詩》建茶三十片。又《集韻》《類篇》普半切,音泮。《集韻》本作牉。《莊子·則陽篇》雌雄片合。詳牉字註。

【语】《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又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又《廣韻》牛倨切《集

【消】〔古文〕《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說文》盡也。又滅也。《易·泰卦》小人道消。又釋也。《禮·月令》冰凍消釋。又消耗。《揚子·太經》九事,七爲消。《註》消,意放散也。又消消,敝也。《詩·豳風》予尾翛翛。《疏》亦作消消。又地名。《詩·鄭風》淸人在消。《傳》消,河上地。又疾名,與痟通。《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註》消消中之疾也。又消石,藥名。又通逍。《禮·檀弓》消搖于門。《註》消搖,又作逍遙。又《韻補》叶新於切,音須。《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又叶思留切,音

【威猛】1.威武勇猛。汉刘向《说苑·指武》:“虽有广土众民,坚甲利兵,威猛之将,士卒不亲附,不可以战胜取功。”《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初,飞雄壮威猛,亚於关羽。”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三折:“直临西洛多威猛,凯奏还师拜紫宸。”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俄见魏冠带出,升座,气象威猛,迥与曩殊。”赵燕翼《桑金兰错》:“那长毛披散,像狮子一般威猛的大牛,一个个瞪起凶狠的眼睛望望圈场上的人们。”2.威严凶猛。《南史·萧洽传》:“﹝萧洽﹞累迁临海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人俗便之。”明张居正《答闽抚庞煋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