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柳絮犹疑早,点缀梅花欲乱真
诗句 | 读音 |
---|---|
点缀梅花欲乱真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diǎn zhuìméi huāyùluàn zhēn |
飘扬柳絮犹疑早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piāo yángliǔ xùyóu nǐzǎo |
飘扬柳絮犹疑早,点缀梅花欲乱真释义
【点缀】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浄,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宋李清照《渔家傲》词:“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三五株晚熟的高粱,摇曳着火红的穗子,点缀着平原的秋色。”2.绘画的布局和着色。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若能沾湿绢素,点缀轻粉,纵口吹之,谓之吹云。”宋范成大《题范道士<二牛图>》诗:“目光炯炯狞而驯,点缀毫末俱逼真。”清戴名世《跋赵孟頫画》:
【梅花】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六》:“杜鹃竹里鸣,梅花落满道。”唐骆宾王《西行别东台详正学士》诗:“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杨朔《茶花赋》:“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2.雪花名色的一种。因形似梅花,故称。《水浒传》第九三回:“这雪有数般名色:一片的是蜂儿,二片的是鹅毛,三片的是攒三,四片的是聚四,五片唤做梅花,六片唤做六出。”3.指梅花纸帐。元谢宗可《纸帐》诗:“清悬四壁剡
【欲】《唐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正韻》余玉切,音浴。《說文》貪欲也。从欠谷聲。《徐曰》欲者,貪欲。欲之言續也。貪而不已,於文欠谷爲欲。欠者開口也。谷,欲聲。《禮·曲禮》欲不可從。《疏》心所貪愛爲欲。又《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又物欲。《禮·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老子·道德經》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又《增韻》愛也。《孟子》可欲之爲善。《禮·曲禮》問疾不能遺,不問其所欲。又期願之辭。《論語》我欲仁。《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文子·微明篇》心欲小,志欲大。又
【乱真】;以假充真。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色厉而内荏,乱真者也;文表而柔里,乱实也。”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此皆有名无实,使世间不信天下有仙,皆坐此辈,以伪乱真也。”《明史·张位传》:“徒使野史流传,用伪乱真。”2.谓模仿逼真,使人真假难辨。《法书要录》卷四引唐张怀瓘《二王等书录》:“近有释智永临写草帖,几欲乱真。”清张岱《陶庵梦忆·甘文台炉》:“苏州甘回子文臺,其拨蜡范沙,深心有法,而烧铜色等分两,与宣铜款緻分毫无二,俱可乱真。”秦牧《艺海拾贝·细节》:“人们从一些事理的微小的裂缝中发现了可以乱真的赝品
【飘扬】1.随风摆动或飞扬。《素问·气交变大论》:“岁土不及,风廼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宋司马光《又和<二月五日夜风雪>》:“春风正豪怒,夜雪復飘扬。”巴金《家》十七:“空气忽然在微微颤动,笛声从湖滨飘扬起来。”2.犹飘泊。唐李白《古风》之四一:“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3.比喻迅疾地行动。三国魏曹丕《<典论>自序》:“於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4.谓气势奔放。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乐府一》:“李白则飘扬振激,如浮云转石,势不可遏。”5.指才气横溢而不善约束
【柳絮】1.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南朝梁庾肩吾《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復随风。”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宋苏轼《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説好了,才不落套。”杨朔《<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
【犹疑】犹豫不决。唐谷神子《博异志·白幽求》:“幽求犹疑未敢前。”《老残游记》第一回:“船主舵工听了,俱犹疑不定。”老舍《神拳》第一幕:“大哥,还犹疑什么呢?该死,活不了!输了命,不能输了理!”
【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皓切,遭上聲。《說文》晨也。又先也。《易·坤卦》由辨之不早辨也。又與皁同。《周禮·地官·司徒》宜皁物。《註》皁物,柞、栗之屬。《釋文》皁音早。本或作早。 《說文》作。从日在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