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释义
【蒿莱】1.野草;杂草。《韩诗外传》卷一:“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后汉书·独行传·向栩》:“﹝向栩﹞及到官,略不视文书,舍中生蒿莱。”唐杜甫《夏日叹》诗:“万人尚流冗,举目惟蒿莱。”鲁迅《集外集·<无题>诗》:“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2.草野。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三一:“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唐岑参《送杜佐下第归陆浑别业》诗:“还须及秋赋,莫即隐蒿莱。”黄侃《效庾子山<咏怀>》:“我本蒿莱人,焉能知治乱?”
【行径】“行逕”。通行的小路。三国魏曹植《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逕,荒畴不復田。”唐韩愈《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清刘大櫆《游黄山》诗:“壁下即溪流,峻絶无行径。”亦作“行逕”。行为;举动。元睢玄明《耍孩儿·咏鼓》套曲:“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明沉德符《野获编·山人·山人歌》:“张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絶意公车。足跡不入公府,与王行逕迥别,故有此歌。”《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平日行径如此,所以唐仲友也与他相好。”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范吕二公》:“予与介儒生平行径臭味无一
【失】《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又《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與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又《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僻陋】1.谓地处僻远,风俗粗野。《荀子·王霸》:“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一》:“﹝文翁﹞见蜀地僻陋,有蛮夷之风。”宋司马光《论横山疏》:“彼僻陋小羌,窃诱我民,以益其众。”明李贽《答骆副使书》:“新邑僻陋实甚,然为居食计,则可保终老,免逼迫之忧。”鲁迅《彷徨·孤独者》:“山村僻陋,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听的大新闻。”2.偏僻简陋。《南史·张种传》:“太建初,女为始兴王妃,以居处僻陋,特赐宅一区。”唐白行简《李娃传》:“不见责僻陋,方将居之,宿何害焉!”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五章:
【病者】有病的人;衰弱的人。《魏书·长孙稚传》:“时子彦亦患脚痺,扶杖入辞。尚书僕射元顺顾相谓曰:‘吾等备位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病者先行,无乃不可乎?’”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乎?”
【居】〔古文〕《廣韻》九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斤於切,音車。《說文》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經,仲尼凥,凥謂閒居,如此會意。今文作居。又《廣韻》安也。《書·盤庚》奠厥攸居。《禮·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參相得。又《書·舜典》五宅三居。《註》三居,謂周之夷服,鎮服,蕃服也。又坐也。《論語·陽貨》居,吾語女。又積也,蓄也。《書·皋陶謨》懋遷有無化居。《註》化,易也。謂交易其所居積也。又《史記·平準書》富商穀百數,廢居,居邑。《徐廣註》廢居,貯蓄之名。有所廢,有所蓄,言乗時射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