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释义
【岁暮】年将终时。汉淮南小山《招隐士》:“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岁暮临空房,凉风起坐隅。”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明史·彭韶传》:“岁暮者,天道之终。”杨朔《雪花飘在满洲》:“岁暮了。一天,他因为喝了过量的酒,伏在炕上哭起来。”2.喻人的晚年。《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文选·左思<杂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吕向注:“岁暮,谓衰暮之年也。”宋梅尧臣《答宣阗司理》诗:“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离索】1.离群索居。唐杜甫《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仇兆鳌注:“离索,离羣索居,见《礼记》子夏语。”宋陆游《钗头凤》词:“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明皇甫涍《将命巡轺徙倚署阁》诗:“俄顷惻幽衷,遇物悲离索。”叶圣陶《火灾·醉后》:“我知道他有离索之感,更兼昨夜酒醉,很不宜于作文。”2.萧索。《北齐书·元孝友传》:“设令人强志广娶,则家道离索,身事迍邅,内外亲知,共相嗤怪。”宋姜夔《凄凉犯·合肥秋夕》词:“緑杨巷陌,西风起,边城一片离索。”夏承焘注:“这里作为萧索之意。
【屏居】退隐;屏客独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説之,莫能来。”宋叶适《寄王正言书》:“及其屏居田野,一室萧然,不闻国家之论。”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德州田山薑侍郎方以工部郎中膺荐辟,屏居萧寺,不见一客。”郑泽《夏日感兴次钱根韵即以奉寄》:“屏居爱新什,吟管纷如森。”
【负】《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又《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又《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又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又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又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又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
【山郭】村。唐杜甫《秋兴》诗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暉,日日江楼坐翠微。”明杨慎《拨不断》曲:“山郭微风弄酒帘,林坰落日回樵担。”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摘句图》:“江桥红树外,山郭夕嵐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