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清唱,一声檀板,惊起沙鸥
凭清唱,一声檀板,惊起沙鸥释义
【惊】《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又《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驚)《唐韻》《集韻》舉卿切《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又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沙鸥】栖息于沙滩、沙洲上的鸥鸟。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诗:“离家復水宿,相伴赖沙鸥。”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清黄景仁《过高淳湖水新涨舟行芦苇上十余里》诗:“如云帆影去復来,似雪沙鸥聚还散。”
【一】〔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又《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又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
【声】《字彙》同。《正字通》俗聲字。(聲)〔古文〕殸《唐韻》《集韻》《韻會》書盈切《正韻》書征切,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又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又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
【檀板】檀木制的拍板。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判官归宣州因题赠》诗:“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陈去病《惜别词》:“南东金粉足清妍,檀板清樽奏管絃。”
【凭】《唐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音平。《說文》依几也。从几从任。《增韻》倚也。《正韻》隱几也。《山海經》西王母梯几而戴勝。《註》梯几,凭几也。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孕切《正韻》皮命切,憑去聲。義同。(憑)《廣韻》扶冰切《集韻》《韻會》皮冰切,音凭。依也,託也。《書·顧命》憑玉几。又姓。又叶蒲蒙切,音蓬。《華覈·自責文》越從朽壤,蟬脫朝中。熙光紫闥,靑瑣是憑。 俗作慿,非。
【清唱】优美嘹亮的歌唱;清泠地歌唱。晋陆机《櫂歌行》:“名謳激清唱,榜人纵棹歌。”唐李白《苏台览古》诗:“旧苑荒臺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宋梅尧臣《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龙门》诗:“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2.戏曲的一种演唱形式。不化装,可动作,无道白,只唱曲;乐器简单,常用弦索、笙笛、鼓板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清唱的,时供新调。”《醒世姻缘传》第一回:“况有一班女戏常远包在家中,投充来清唱龙阳,不离门内。”洪深《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三:“﹝曲子戏﹞是用多种民间流行的曲子组成,最初大约只是供人清